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子店”,依然是无奈和辛酸的延续 

(2008-07-17 14:57:41)
标签:

杂谈

 儿子被拐近一年,四处寻找无果,精神已近崩溃的父母,无奈在西安红庙坡自家经营的电话缴费厅上挂起了“寻子店”的悬赏寻亲的大幅牌匾。

  看到“寻子店”的照片,一声叹息后我只觉得鼻子一酸。拐卖儿童的事看似不少,置身事外的我们也在各种具有相似性的不幸

故事中日渐冷漠。

  在最初的张贴寻人启事后,这两年里寻人扑克、车载寻人广告、寻亲网站等先后出现,“寻子店”先在深圳出现后也被更多走投无路的父母效仿。作为看客的我们看着寻亲者这些推陈出新的办法心里更不是个滋味。不堪想象,也不得不叹息,他们是以怎样的精力、怎样的绞尽脑汁,才琢磨出来这些找人的新法子。不得不敬佩他们的坚强和不屈不挠,更不得不自责我们是不是也该多些换位思考后的热心、不吝惜地对于寻亲信息多些关注。

  与其说这对失去孩子的父母指望路过红庙坡这家缴费厅的路人能提供什么哪怕蛛丝马迹的线索,倒不如说是依靠这种寻子的新形式被媒体关注,进而让更多人能多看几眼被拐儿童的照片。但假想,当这样的店也成为寻人的常规形式,被惯看人世沧桑的人们漠视之后……他们还能、他们又得想出什么新办法?

  “寻子店”成了痛失孩子的家庭又一根新的稻草,令人再次五味杂陈。在家财散尽,为着或真或假(但大部分是假)的信息而四处寻找未果、筋疲力尽后,用无奈的“寻子店”一边延续着还要继续的生活,一边赚点钱为悬赏求助添一分价码。同时,这个寻子店还成了其他焦急寻人者的信息交流地,同样悲痛的人们可以在此分享经验并互相安抚,也形成了一股能给大家带来一丝温暖的民间互助力量。

  虽然说寻找失踪的亲人是大海捞针也毫不夸张,尤其是寻找认知和自助能力都还很弱小、一年年长大的孩子那更是难上加难。这种无奈和辛酸让人不由心生无力感。但这决不能只成为失踪者亲人自己的事,不能只是自救。官方的力量也许在寻人过程中也同样乏力,但至少在建立一个统一而权威的寻人信息平台和一旦发现线索的行动力方面,比以此谋利的网站或民间力量要多些优势吧。至少在鉴别信息真假上,还可以帮助寻亲者不要在承受亲人离散之痛后,再多次经历被借机行骗的人情凉薄。       张晶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