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性看待灾区景点重新开放的请求

(2008-06-02 14:33:04)
标签:

杂谈

  ■阮占江
    5月31日,四川阿坝州副州长刘文芝表示,重灾区阿坝州的旅游业在地震中损失惨重,但九寨沟等景区在地震中受损不大。刘文芝表示他们已向国家旅游局提出申请,希望部分景区可以在6、7月开放。(6月1日《新京报》)在抗震救灾工作目前还在全面、紧张、艰难开展的时候,灾区的政府官员如此态度鲜明地要求重新开放般普通民众的价值判断有很大的出 跟帖对此要求予以了质疑,甚至不乏过激之词。但笔者认为,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是要理性、冷静地看待灾区积极要求恢复旅游项目的要求。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种要求的背后其实蕴含了一种灾区人民积极要求自力更生、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强烈愿望与现实心情。或许,重灾之后大多数人确实很难在短期内有游山玩水的心情,但我们还需要从更为广泛的层面来看待这种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实际上,随着8月份北京奥运会的召开,前后一段时间难免会有大量外国人涌入我国。这其中,只怕会有大量外国游客依然有到九寨沟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观光旅 游的现实需要。对于这一块,我们确实没有理由轻易放弃。无疑,大灾之后,祭奠死者、支援生者有很多方式,绝对不仅仅只有抑制、减少娱乐消费这种形式;同时,支援灾区重建,也绝对不只有捐款捐物这些形式,积极促使灾区人民尽快恢复生产生活,早日恢复自身的造血功能,同样更为迫切与关键。捐款捐物这些外部援助本身无疑是短暂而有限的,灾区重建必然需要更多的灾区民众,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来努力寻找恢复、重建家园的内在的、持续性的动力。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有着九寨沟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而且景点本身确实没有遭受大的损失的情况下,灾区政府有准备、分步骤地尽快恢复部分景区旅游项目,无疑是一种最为积极而直接的重建家园的方式。毕竟这种旅游景点门票的收入,比社会上的各种外在捐助来得更为直接、有效而持续,更能满足灾区人民的心理需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