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鸡与鸡蛋

(2008-04-20 14:30:21)
标签:

杂谈

  ■ 叶志军

  对于家乐福这只高卢“公鸡”来说,时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日益临近的五一,迎接他的到底是心理战的 “鸡蛋”?还是遭遇战的“臭鸡蛋”?没底。

  当然,对于手握“鸡蛋”的网民们来说,一边是理智,一边是情感。究竟该以“以直报怨”地恪守古训?还是“Giveyoucolo

urseesee”地洋为中用?是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毕竟,鸡生蛋,蛋生鸡现在可不是一个拗口的哲学问题,而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

  难能可贵的是,这道脑筋急转弯般古老的哲学问题,终于有了最新的升级版。据悉,今后上海市级机关的公务员将“不直接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选拔”。他们给出的理由是“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缺乏对群众疾苦的了解,也不具有应对复杂局面的实践经验,极易滋长官僚主义作风”。没有工作,何来经验?没有经验,怎能工作?如果诸如上海市这样的机关都照此办理,今后要想在大机关看到年轻人,难!“20岁时,她在三亚买下海景豪宅,23岁,她成为团中央委员”的幸运空姐,将成空谷绝响。

  “不管黑猫白猫,逮着老鼠就是好猫”的仇和版,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不管公鸡母鸡,能下蛋就是好鸡”。对于“没有明令禁止都可以想、可以干”的典型仇氏风格,批评家们循例给出了冷峻点评。岂不知,这句话的前提是:冲破等、靠、要的唯条件论;冲破“准我干我才干”的僵化思想。没法沟通,人家干脆否认了。

  很遗憾,这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做法,看来还不是孤例。针对湖北宜都市市委书记宋文豹——— “市民出去坐下人力三轮车,吃些烤羊肉串、去洗脚房洗脚健身,内需就自然拉动了”——— 的讲话,有心人把“洗脚”单独拉出来拷问不算,还一竿子打倒一船人的质疑书记。鸡蛋里挑骨头,也不带这样的不是?

  是不是每个事件都要被放大为公共事件?是不是些许的风吹草动都会成为某些人的发泄口?是不是任何事情背后都隐藏着潜规则?在种种的喧闹后,我们隐隐感到了一种肆无忌惮和快意恩仇的阴冷。如同一群一言不合,抡起板斧劈头砍去的“黑旋风”,他们不问后果,也不承担后果。从最早的三人成虎的口耳相传,到最新的键盘鼠标的互联网革命。变的只是流言传播工具,不变的是牵强附会的疑邻窃斧。

  为了揭开爱情和婚姻这对鸡和鸡蛋的关联,或许只是为了证明“不是每个鸡蛋都会变成小鸡”,有大二女生发帖想实习爱情。在没有经验就没有话语权的时代,这是未雨绸缪的睿智还是以身饲虎的天真?千万别告诉我,没孵过鸡蛋,就不许吃鸡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