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保证金”无关责任只关“长官意志蹞”

(2008-03-31 15:24:04)
标签:

杂谈

 

  ■崔亮

  南京市政府为加强市容管理,与13区(县)签订了责任状。与责任状紧密相连的是,各区(县)要为此上交100万保证金,另外区(县)长和主管副区(县)长还要从个人腰包里各掏1万元上交,根据考核结果实行奖惩。(3月30日《现代快报》)

  应该说,南京市政府此举出发点是不容置疑的,对实际工作想必

也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采取这种签责任状且与个人腰包挂钩的方式值得商榷,其程式意义显然大于现实意义。

  首先,责任状的“责任”从何而来?既然市容管理属于各级政府职责范围内的,签不签责任状,各级都应履职尽责,再签“责任状”实属多此一举。难道上级与下级签了责任状,上级该负的责任就不负了?这就好比做父母的对子女应尽抚养责任,而无须再签什么抚养责任状。

  其次,这种与个人腰包挂钩的责任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责任就等于罚款。如果责任状真有效,何必再需保证金作保?保证金又从何而来?除了对相关责任人的罚款外,还有对各区(县)的罚款,这个罚款肯定从当地财政支出,也就是由当地纳税人来承担,这种“公对公”的罚款又有多大意义?

  再者,政府依法行政,不应仅仅是对管理公共事务时的要求,同时也是内部管理运行所遵循的法则。而对相关领导的追究是只见罚款,未见其他责任,是不是“以罚代责”“以罚代管”呢?这个罚款是否合法也令人生疑。

  现今,为完成某项既定目标或重大工程任务,有些政府和领导热衷于采取这种与下级签订“责任状”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种源于“军令状”的“责任状”,来得直接,见效快。双方一旦签订了这种“责任状”,上级便以此为名使其工作有了落实的载体或记录,以高指标压下级而获得所谓的政绩;下级便以此为工作目标并进一步细化再向下又加码,到了限定时间都能以各种措施和数据超额完成责任目标。

  这种看似双方责权利及奖惩相统一的责任状,好像实现了问责与问效,但其背后体现的更多的是“长官意志”、“懒政思维”。上级签订了责任状,只需拿着它“坐享其成”;而下级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有无条件地接受和履行。这种做法非但无益于建设责任型政府,反而有损政府形象,容易带来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

  就南京来说,在这种严厉的考核之下,广大官员迫于行政责任与个人经济责任的双重压力,必然以雷霆手段强力清理大街小巷市容的主要“污染者”——— 游商小贩,或以种种手段遮盖市容存在问题的地方。无论是强力清理,还是想法遮盖,都必然引起一系列矛盾的产生,从而影响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形象。

  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建设法治政府已经成为题中应有之意,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都被赋予了相应的职能和责任,就应该依法履行职责,严格依法行政,这样显然没有必要再签订什么“责任状”。只有让这种带有人治色彩的“责任状”早些退出政府舞台,才能加快科学行政、民主行政和依法行政的步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