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注意到,“两会”进行分组讨论的形式和以往一样,没有任何变化,还是主要以各省代表团为单位,进行分组审议和讨论,这种审议方式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国家的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动辄几千人,要像西方国家议会一样进行集中审议与讨论,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分组进行审议与讨论
如果仅仅以省为单位审议、讨论“一府两院”与人大、政协工作报告,那么代表、委员更多是从本省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而不能与外省的代表、委员进行沟通,听取到别的省的经验与教训,全面了解情况,及时发现普遍性存在的问题,从而不能从全局的角度更全面地来审议与讨论报告;当然他们也不能在与外省的代表、委员的交流中得到思想火光、从而利于今后的工作改进。
仅仅以省为单位审议、讨论,最重要的问题是,不利于大胆批评、监督,献言献策,更不利于提出本省出现的问题,监督本省的官员。以省为单位审议、讨论,由于本省的主要领导在场,代表、委员回去后仍然是下级官员或者管理下的民众,他们出于种种考虑,就可能心存顾忌,不敢对于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力的批评与监督,对于报告中涉及本省的问题,更是要出言谨慎,不敢大胆进行批评与监督。这就不利于人大、政协的充分审议与讨论,不利于充分发挥代表、委员民主参政、议政的职能。
因此,我建议,在明年的“两会”中,有必要对分组审议和讨论的方式进行变革和改进,最好是打乱省级界限,将各省的代表、委员混在一起进行分组讨论;如果一时不能完全做到打乱省级界限进行分组讨论,至少也应该在以省为单位分组讨论时,加入一些外省的代表、委员,让他们像“鲶鱼”一样,“混入”纯一色的同省人之中,大胆地进行批评与监督,将民主的氛围搞得更热烈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