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2008年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来得更猛烈:从天山到黄山,从黄河到长江,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个不停。这场近年来罕见的大雨雪天气,已造成半个中国出现了“高雪压”。
自本月10号以来我省出现了连续12天的强降雪天气,据气象资料显示为1957年以来历史罕见。由
这场暴风雪持续时间之长,完全出乎意料,以至于相关部门、市民准备不足,一些地方的生产和群众生活受到较大影响。这里有很多需要反思的地方,政府虽紧急启动应急预案,但咱老百姓的切身感受是菜价在涨,暖气不暖,电力负荷紧张……相关部门也做了很多努力,但从客观效果来看,还有很多让公众难以满意的地方,比如未能及时清除积雪而路面湿滑、菜价攀升、公交运力紧张,等等。不言而喻,市民盼望政府提供更好的服务,这场大雪正考验着城市应急能力。只有救援及时,措施到位,方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因而提高相关部门的“快速反应能力”很有必要。毕竟,由于天气原因带来的后果,总不能全部让老天爷来承担,老百姓只能无奈期待天气转晴,这实在有些不靠谱。
应对这场雪灾造成的种种困难和不便,不能单纯依靠政府相关部门,还需要全民参与。早在本月12日,西安有关部门就发出了扫雪令,动员市民都参与到清扫积雪中来。不得不承认,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里,鲜有义务的扫雪人员,这种现象值得思考,无人清扫周边积雪,甚至无人“自扫门前雪”,这反映了部分单位和个人社会责任的淡漠。扫雪应是每一个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奉献社会的最实际表现。只要大家动动手,雪扫起来并不难,倒是“各扫门前雪”的意识在大家心中扎根有点难,而这本该是每一市民恪守的道德要求和规范约束。
同时,这次大雪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等自然灾害频发,每一个人在公共危机中如何体现出“人人有责”?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理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尽一个公民的责任。单就这场突发的大雪而言,不仅需要相关部门有所作为,以切实解决群众困难,也需要全民的主动承担。可喜的是,在这场大雪中,我们看到了有人倡议下班给爸妈买菜、帮助孤寡老人等温暖举动。如此从容应对突发事件,应当说,我们正在学会如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雪景、雪趣、雪忧,突如其来的大雪“后遗症”远未消除。这既考验着相关部门公共服务应急能力,也考验着市民意识和素质。应对这场大雪,我们需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和资源,来打赢这场抗击雪灾的人民战争。
昨天没有下雪,对于憋了一段时间的老百姓是个好消息,但还有个坏消息,天气预报说24号我省还有小到中雪……往下,我们该怎么积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