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工资司司长邱小平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工资条例》正在起草中。目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作为牵头单位,与包括全国总工会、中国企联等社团组织在内的十多个国家部委,联合组建起立法小组,前期的立法调研已经完成,目前正在为草案的成形紧锣密鼓。该条例旨在解决一线
中国这些年经济的高速增长,有各种不同角度的解读:可以说是巨大的外贸利润拉动的,可以说是庞大的投资拉动的,可以说是日益增长的消费水平拉动的。无论哪种解读,都掩盖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贫富差距的日益拉大。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经济的拉动,也衍生出另一种解读———
在参与市场竞争的初期,廉价的劳动力或者说
法律也不是万能的,不可能指望一部《工资条例》就能解决垄断行业工资的畸高、就能解决某些行业地区职工工资增长缓慢、就能解决不少企业的欠薪问题。法律只是一种底线,它是刚性的,也是僵硬的,要真正实现某种“善治之象”,还需要培育柔性的社会自我调节、制衡格局。就“工资增长”而言,首当从制度上提升职工的话语权和博弈能力,改变劳动关系中长期存在的弱势地位,如此,任何伤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都可以在一种结构与权力的平衡中得到及时纠正。
但没有法律是万万不能的。《工资条例》一旦颁布必将在职工工资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和广大职工权益息息相关,因此它的制订过程应当更多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