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价下跌会死人”的时代谬误

(2008-01-18 15:50:39)
标签:

杂谈

  ■东方愚

  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1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10.5%(据发改委网站)。这一数据,使坊间“拐点论”之争更加激烈,我注意到,有一小小群体,他们再一次称:房价根本不可能大幅下跌,否则会死人的!

  不错,李嘉诚曾说过“房价上涨的时候未必会死人,

房价下跌的时候却一定会死人。”但他其实是一句调侃语,或许特指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般的房价下挫。问题是,现在的境况不同了。

  我们拿一个人和一家银行为例,来看看美国市场。这一人物是格林斯潘,2005年他还任美联储主席时表示“房价下跌在降低消费支出的同时会提高储蓄率,并有助于缓解贸易赤字”,而当时美国次债危机已在潜伏。银行是美国花旗银行,2008年1月15日,花旗公布的财报显示,2007年第四季,花旗净亏98.3亿美元。然而,其行政总裁潘迪特随即声明,花旗正改善风险管理手法和成本效益,并计划再发行145亿美元优先股。

  格老支持下跌,以及花旗直面危机的姿态颇值得玩味。美国把房价下跌视为宏调手段之一,而花旗并没有掩饰什么,更视此为一次整固机会。反观我们,如果危机四伏,除了央行注资将与欧美“接轨”外,裁员会被视为有悖社会稳定,而“房价下跌会死人”,自然而然也会成为一些有关部门救市的理由,父爱主义再抬头,市场调控再一次可望不可即。

  持“房价下跌会死人”观点者的另一“草根理由”是,房价下跌会使有房一族蒙受无形损失。这一辩解乍一听起来无懈可击,但却是偷换概念。对于我国只有一套自有住房的城市居民来说,表面看起来房价下跌“让人郁闷”,但他们并不会感到切肤之痛;显然受伤的是炒房客,他们炒房动机是获取市场蛰伏的高利润,那么就得有房价大幅下跌买单的风险意识。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市场情形还是从心理元素来看,“房价下跌会死人”都是危言耸听的言论。持这种言论的一般是两种人:一种是“泛市场主义者”,认为房地产市场牵一动百,一毁俱毁;第二种是一些只有几个甚至一两个项目、“捞一把就走”、担忧自身利益受损的小地产商,他们放风之意在于让人帮其 “抬轿”,继续为高房价买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