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铭生
15日上午,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监察局局长陆新元首次披露:曾向全国环保专项行动督查组“弄虚作假”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副市长叶大川,日前已经受到处理。受到何种处分?据说没有公示,但陆新元表示:“处分不是很重。”(1月16日《第一财经日报》)
2006年9月,六盘水市副市
长叶大川面对全国环保专项行动督查组,公开否认该市存在煤化工企业污染、否认饮水安全存在隐患,后经调查,当地企业污染严重,叶副市长弄虚作假,属于公开欺骗。当时,他的撒谎行为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不久,监察部和环保总局将“贵州六盘水市副市长弄虚作假欺骗督查组”一案列为2006年挂牌督办案件。一年多过后,消息传来,撒谎副市长得到的竟是一个“不是很重”的处分。
突然想起在美国发生的“琼斯撒谎案”。服用禁药本身在美国算不上是犯罪行为,由于服用禁药,琼斯已经从国际田联和国际奥委会那里得到了收回奖牌、取消成绩的处罚。但是,最近她因曾向调查人撒谎,称自己没有服用违禁药物,而被美国联邦地方法院判罚入狱六个月。撒几句谎就判罚6个月监禁?该案法官强调的理由耐人寻味,他们认为:一是由于琼斯的伪证行为使得司法机构浪费了大量的调查时间和金钱;另一方面,因为琼斯是无数人的偶像,如果不对这样一位明星人物的撒谎行为予以惩罚,那么未来会导致更多年轻人对其进行效仿。
一位是美国著名运动员,一位是中国副市长,同是撒谎,处罚差距咋那么大呢?在美国,就因为琼斯是“名人”,所以撒谎要被加重处罚,目的就是担忧年轻人效仿;在中国,一个堂堂的副市长撒谎,却被轻描淡写,给予了一个不痛不痒的行政处分?倘若按照美国法官的逻辑——— 一名官员撒谎肯定也会被从重处罚,因为他的撒谎行为会导致更多的官员撒谎。所以在西方国家,官员撒谎是不会被同情和饶恕的,芬兰首位女总理耶滕迈基因在竞选时用谎言击败对手,上台仅63天就被迫辞职;美国总统尼克松在“水门事件”中说谎话,导致信任危机,不得不辞职;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莱温斯基风流事件”中险遭弹劾下去,最终还是“实话实说”,才求得公众谅解。
但是,多年来,个别官员整天满嘴谎言,撒谎成性,其撒谎的胆量之大、手段之高、领域之广,令人瞠目结舌。山没有绿化,刷绿漆;农民贫穷,垒“遮羞墙”;GDP增长不快,妙笔生花……诸如此类现象像瘟疫一样侵蚀着官场文化,而且损害着整个社会诚信制度的构建。但是,对于一些官员的撒谎,当今社会似乎麻木了,最起码是见多不怪了。所以,一些地方出现了几乎人人尽知的 “潜规则”:一个时时、事事讲真话的干部大有被“逆淘汰”的危险;而撒谎者往往是名利双收,一路升迁。这样的政治生态圈,当然会被更多的官员所效仿。
只有不饶恕任何官员的撒谎行为,才能威慑、教育官员说真话。官员撒谎,公民很生气,后果应该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