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华商评论
华商评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383
  • 关注人气:5,20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该捂紧高校钱袋子了

(2008-01-16 17:20:55)
标签:

杂谈

 

  ■ 杨 

  2006年,天津大学原校长单平因为“违反规定,未认真组织论证,未经校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动用高校资金违规进行炒股,捅了天大的窟窿后,高校财务越来越让民众操心。陕西省高校数量众多,近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制定我省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各高等学校应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

负责、部门负责人参与的财经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重大经济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凡学校重大经济决策、重大投资(融资)以及大额资金使用,必须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科学论证,经学校财经领导小组研究后,提交学校最高决策机构集体讨论决定。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行政拨款已成为一种惯例。据统计,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拨款占所有教育拨款总额的比重已达到1/4左右。但是自1999年以来,随着各高校快速扩张,有数据表明,在全国高校扩招近5倍的情况下,而国家财政投入增加不足2倍,由此出现了现今国内一些高校身陷债务泥潭的窘境,高校财政危机已然到来。

  可以说,高校自身快速扩张与政府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是高校财政危机的主要原因。那么,拓宽高校资金来源渠道就显得很有必要。一般而言,高校资金来源主要分三部分,即政府投入、学生缴费和高校自筹。在国家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高校通过提高学费、创办企业等各种手段以广开财路。于是,出现单平校长捅的那个“天大”的窟窿,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实,高校存在的最大价值在于教书育人,高校的主要精力应放在教学科研上,为国家培养输送更多优秀人才,这是高校的“本”,而现在就有人把近年来高校的贡献归结于对当地GDP的拉动作用,原因在于各高校大兴土建,硬件投资之昂贵和过度。与此同时出现了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副产品,那就是超过自身能力的盲目扩张最终危及到了高校生存的现实。去年就爆出了吉林大学陷入债务危机的消息,因此,到了该管管高校的钱袋子的时候了。

  回到高校股票投资这一话题上,早在2004年6月,教育部就下发了《关于禁止直属高校进行股票和风险性债券投资的紧急通知》,之后也曾多次强调严禁高校继续从事股票投资和其他风险性债券投资业务。的确,高校作为事业单位,如果将国家的教育拨款挪用到了股市,这无疑违背了教育经费专款专用的原则,加上股市本身的投机性很大,纳税人的钱还很可能会打了水漂。换言之,高校应全力履行教育的公共服务职能,而不是本末倒置,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这会伤害到高校的社会公信力。所以,当下禁止高校进入股市等高风险领域,这是可以理解且十分必要的。

  此次我省出台关于高校财务管理的规定,无疑是针对规范高校财务开出的一剂良方。就当下而言,在一些高校不断爆出财务混乱、重大决策失误的情况下,比起有专家提出从根本上对国有高校融资体制加以矫正的建议,规范高校财务运作,加强对高校教育资源的监管更应是当务之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