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个时代 究竟是怎么出现“这种怪事”的

(2008-01-06 15:50:44)
标签:

杂谈

  ■ 毕诗成

  发生于绥德的 “校长追县长签字被拘”事件经报道后,引发了巨大反响,当事的崔县长被网友戏称为“2007年最牛县长”,接受舆论的“批评教育”。如今,以荒唐开局的事件总算出现了利好的转机:由于榆林市委书记周一波的积极介入,县长已经向校长道歉,对校长的处分已

经撤销,由榆林市纪委书记任组长的调查组也进驻绥德。相信随着调查的深入,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也会相继作出……

  就事论事,不管是高校长因兄长葬礼急于奔丧而拦车,还是崔县长因参加重要会议而不耐烦,都有可以理解之处。如今,双方“互相道歉”,并互相谅解,甚至表示要 “处好同志关系,甚至朋友关系”,我们也就不必揪着事情不放——— 还原真相的任务让调查组去做吧,我们需要还原的,是什么东西让“县长很生气”可以变得 “后果很严重”,“拒签事件”前前后后,又暴露了基层政府在执政能力上存在哪些问题?

  “现在是什么样的时代了,还能出现这种怪事!”周书记的感慨同样是我们的疑惑。在讨论“拒签事件”的时候,大家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官本位”:虽然据说我们正处于一个更尊重公民权利的时代,虽然有人说“领导不可冒犯”的岁月已一去不复返,但由于“官本位”的观念浸染了数千年,我们的脑袋里或许还存在这样无形的“小辫子”。比如,县长不妨自问一下,潜意识当中是否有“我官大,怎能被随意拉扯丢了面子”的东西在作怪?再比如,下层官员是否唯“上”首是瞻,上级领导一个眼色、一个暗示,下级官员便雷厉风行,极尽讨好之能?正所谓“你要一棵树,他给你一片林;你要一片土,他给你一座山”。你要一个“面子”,有人就敢把人来关?

  先哲早就告诉我们,“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一些人脑袋里有“官本位”的东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可以把这个东西发挥到极致,说“拘”就能“拘”,说“免”就能“免”,想怎么来就能怎么来。在行政效率低下饱受诟病的今天,短短一天时间不到,就可以完成对一个校长“停职、检查、道歉、拘留”“全方位”、“立体化”的处理,这无法不让人浮想联翩——— 或许可以确定,正是一些权力如此肆意,才造就了“拒签”事件的是是非非。

  退一步讲,即便县长与校长出现了纠纷,或者有个别部门在纠纷面前 “站位”不对,我们在体制安排上,有立体的公检法体系,没有道理不及时被纠正,及时地纳入体制的“可治理”路径上来……舆论谴责了那么久,在市委书记亲自登门过问的情况下,纠错机制才得以启动,问题才开始明朗化,基于此,各职能部门似乎也有可以反思的地方:我的站位是否准确而得当?

  “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而“拒签”事件暴露出来的,正是这种公权边界的模糊。在基层的一些地方政府那里,“自觉接受舆论监督”的观念还远没有建立,“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非常欠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淡薄,溜须拍马、曲意逢迎的观念浓厚——— 这种局面,已经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民主观念”很不匹配;这样的作风作派,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们这个时代的需求。

  双方虽已和解,反思不能停步。将某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官本位”观念转为“民本位”,将实际工作中被颠倒了的“官”与“民”的关系更正过来,建立独立的公检法体系、建立正确的权力观念、改进干部作风……这是一些想起来很艰巨却是不容回避的工作。如果广大基层官员由于观念上的“落伍”而被时代抛弃,我们就无法想象他们可以带领一方群众科学发展、奔赴小康。

  这场一出场就散发着荒唐气息的“歹戏”,如果处理好了,不排除会变成一出“好戏”甚至“样板戏”。重要的是,我们能否将这出闹剧作为一个 “执政标本”,从中及时反思出更多的东西,并把它们反馈到正常体制中来。

  “今后我一定会和你处好同志关系,我决不会打击报复你”——— 崔县长对高校长的表态很诚恳,或许高校长和老百姓们更需要的,是背靠体制与监督的力量,官员不得不与每一个“你”处理好关系;每一个“你”在冒犯领导的时候,都不必恐惧于不确定因素的打击报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