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躲送礼缘何没 “躲 ”过腐败

(2007-12-09 11:06:33)
标签:

时事评论

 

  ■ 张培元

  云南普洱市副市长罗德忠受贿130万元案7日上午在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被控的罪行是利用手中分管矿业的职务便利,为矿老板谋取利益。一位前来旁听的群众说,他曾是一个过节到处躲送礼的好官,真不应该走到这一步。

  农村苦孩子出身的地厅级官员罗德忠,起初逢年过节四处躲避礼

金往来,说明了其对“腐”的条件反射式警惕、对“廉”的本能向往,然而他最终廉洁失守沦陷,给人教训和启迪十分深刻。

  西谚有云:总统是靠不住的。意思是离开了制度与监督,任何一种不受制约的权力都有可能发生异变。同理,把廉政的宝全押在官员们的道德自觉上,亦属幼稚可笑。本能排斥并屡屡拒收礼金的罗德忠,在送礼行贿换上新马甲变身干股、借款、劳务费后,转而慷然受之。一个态度暧昧的“躲”字,怎能堵住无孔不入的金钱腐蚀呢?

  罗德忠曾逢年过节深受送礼者堵门之累,我们能否产生如下联想:其他官员是否同样如此?与年年高调严惩节日腐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实中请客送礼之风盛行,潜规则压过显规则。置身如此小气候,罗德忠最终屈服与合污,也不难理解。

  我们还应追问,权力该如何透明,监督该如何完善,官员家庭财产申报公示制度到底有何必要,我们为什么要对腐败行为和腐败现象零容忍……假如这些问题不能好好解决,而在制度设计中予以认真规划、及时修补、充分防范,罗德忠式的腐败宿命将难以终结。反思当初那个清廉的年轻官员,一个无奈的“躲”字,至今回荡着几许叹息声。

  官员须自律,社会需要对腐败的零容忍,制度要实现无缝化,这需要打造一个干净做人、干净做官的清廉环境。在半推半就的自我防范与自我放纵中,罗德忠最终倒于腐败,演绎了一个意志薄弱者的悲剧。反腐没有旁观者,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些什么,也能从中得到不同的启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