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 |
|
休假问卷不是为了听全民“叫好”的 |
| http://hsb.huash.com |
|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7000 定制,3元/月! |
| |
|
■ 11月9日,国家发改委在官方网站公布了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同时刊登了调整方案的问卷调查,向全民征求意见。
很多专家出面说,这次调整很科学、很周全、很人本。但休假关系到每一个人,比起专家,大家还是更相信自己——— 这个机会也的确得到了青睐。问卷被多家网站做了链接,大半天工夫,某网站就有近20万人投了票,积极性可见一斑。但笔者认真地看了看这个问卷,不能不说,遗憾之处太明显。
一共7个问题,除了“你的职业”属客观描述外,另有6个“表度”问题:对节假日总天数由10天增到11天的态度;将“五一”调整出的2天和新增加的1天用于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个法定节假日的态度;对保留“十一”和春节两个黄金周的态度;对于春节放假起始时间由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的态度;对于调整前后周末形成元旦、清明等5个连休三天“小长假”的态度;对于全面推行职工带薪休假制的态度……选项一样———
认真想一想,这还用问吗?假期增加1天当然好;清明、中秋放假当然好;春节放假从除夕开始当然好……问题全部指向本次调整的“优点”,谁能说不好?事实证明,某网站上那十几万张选票也大多是
这当然是回应民意的结果,也反映出本次调整的确深入人心。然而,我们为什么要搞民意调查?不是光听老百姓叫好的吧?那么,调整之后可能形成或者未竟的问题———
比如,很多网民跟帖认为,基于春节的特殊地位,加上春节人员流动的困难,能否将春节假期改到除夕开始之后,还是到初七结束,形成8天假期的局面?遗憾的是,这个问题淹没在
再比如,有农民工等群体担忧,“五一”黄金周的存在好歹能保证他们上半年有一次回家探亲的机会,如果“化整为零”了,从3天变成了1天,表面看清明、端午都分到了一天,但对于他们来说,探亲的机会没有了——— 网民跟帖中大量的意见,和问卷得出的“高支持”俨然已成对比。政府作问卷调查,不是为了走个“民意支持”的过场,而是要真的吸纳、尊重民意,让老百姓把想说的都说出来,想表达的都表达出来,然后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最充分的考虑。按照这个问卷,“全国人民都支持”的结论呼之欲出,但被掩盖的矛盾怎么办? 诚然,发改委还公布了征求意见的电话,但好的问卷参与是最便利、最直观,也最能减少人为因素扭曲的方法。更何况,3部电话对于全国亿万人民来说是不是少了点?据说,本次调整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体现社会公平,让全体公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如果无法通过简单、便利、畅通的渠道让全体公民的意见都表达上来,如何保障全民共享? 因此,笔者建议,发改委对现有的问卷应该及时做出修改,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或者可能出现的反对声音都容纳进去,全面考虑,真的让假日调整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满意。而不能把问题都简单地设置成“全国人民一片叫好”,更不能用这样调查得出的结论麻痹自己,自欺欺人。(相关报道见A3版)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