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 |
解决“欠款”是和谐劳资关系第一步 |
http://hsb.huash.com |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7000 定制,3元/月! |
|
■ 从下个月起,西安市内所有建筑企业、施工单位和其他单位,将实行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为此,具有操作性的政府法令规章以制度形式予以保障,这在西部省市尚属首次。 可以想象,一旦此制度在实施中达到不折不扣的程度,曾经耳熟能详甚至司空见惯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社会问题,极 据说这样的法令规章走在西部省市的前列,那么一方面显示出西安在“治欠防欠”的制度性建设层面先人一步,而不是仅仅着眼于“运动式执法”,这是在此片土地上劳动的农民工和其他劳动者的福音;另一方面是否也从侧面表明,还有很多地方在“治欠防欠”的制度性建设中依然任重而道远?那些地方还存在农民工、劳动者工资被拖欠的隐患?当然,制度性建设本来就是一项庞杂的系统性工程,不像GDP的你追我赶那么简单,只要心怀民本的科学发展观,脚踏实地,慢工能出细活;倘若简单地把制度性建设理解为一个法令一个规章的出台,倒容易流于形式。事实上,在很多领域,制度性立法层出不穷,从这个方面讲,法制比较完善,但很多法律却成了壁纸常常被贴在墙上,所以,立法是制度性建设“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使法律春风化雨般洒落社会,实现法治。 话说回来,西安市在保护农民工工资权益层面走出制度化第一步后,相关部门不折不扣的实施、农民工“讨薪创意”销声匿迹,制度产生的法治效应更具有普遍的示范意义。 从法律意义上说,农民工和所有劳动者并无二样,只是在城乡二元化等政策壁垒下,其所遭遇的种种不公才特别突出地显露出来,“农民工工资拖欠”于是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政府以及社会舆论更多的关注。随着城乡二元壁垒的逐渐消解、外来人口与市民待遇平等化、农民工与其他劳动者身份趋同化后,农民工问题必将统一在更具有法律色彩的劳资关系中,而淡化其背后时隐时现的公权与制度的倾向性。 我们希望不只是“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在制度化建设中得以彻底解决,也希望农民工在教育、医疗、社保、福利等方面实现“市民待遇”,更期待在不久的未来,“农民工”的身份印记历史性地退隐而以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沐浴下,写下和谐劳资关系的重要篇章。(相关报道见A15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