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复建圆明园的民间认同

(2007-10-20 20:24:56)
标签:

时事评论

 

寻找复建圆明园的民间认同

http://hsb.huash.com   2007年10月20日 03:23:01     进入论坛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7000 定制,6元/月!
 

  ■ 张若渔

  建筑学家汪之力在近日开幕的 “纪念圆明园建园三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呼吁,应尽快恢复圆明园部分原貌,用作展示“圆明园事件”、清朝的政治和文化以及中国传统园林,让圆明园成为保护世界文化的特殊纪念地。(10月19日中新网)

  复建圆明园的呼声由来已久,但反对之声是如

此强悍和浩大,针锋相对的双方都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的锐利机锋和话语尊严,以至于复建事宜只能徒留口头之上,惟独圆明园在一点点凋零和破败———据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曹丽娟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与道光咸丰时期绘制的圆明三园盛世图对比,圆明园园内已有37处遗址消失。毫无疑问,反对之声多见于民间,因此寻找圆明园修缮、复建的民间认同,当是实现和解的关键。

  没有无缘无故的反对,之所以反对复建圆明园,利益考量是很重要的方面:一则唯恐复建被商业利益所裹胁,从而使得复建沦为权力与商家联袂图谋私利的堂皇招牌;二则是一种利益移情效应,即“与其花那么多钱重建一个赝品,不如多修几所希望小学”的实用主义。在笔者看来,后者不免有些情绪错置,前者却是政府机构、文化精英阶层所不能不察、不能不回应的。但事实上,在这纠结已久之处,我们并没有看到支持复建的一方拿出足够的诚意和纾解民虑的解决方案。他们可能觉得民间是在无理取闹,抑或可能没有足够的沟通精神,而民间又因种种前车之鉴坚决保持怀疑和拒斥的态度,由此造成双方都在谈论如何保护圆明园,但谁的眼里又都没有圆明园。

  在此,还要提到另一种盛行的观点,即所谓“直面废墟论”。这种观点不仅在民间,甚至在文化精英阶层内部都有一定的市场。但我们必须说,直面废墟的结果只能是使圆明园成为货真价实的废墟,笔者以为,一个荒草丛生的圆明园绝不是对历史的责任,而是一种耻辱。

  保护圆明园不容无尽等待,没有民间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当务之急是支持者们拿出一整套保持圆明园文化纯粹性的方案来取信于民,以尽早结束目前这种有始无终的话语隔阂。以历史传承的名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部分复建圆明园,是国人应该做也能够做到的,如果我们耽于话语之争而无所作为,实在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不负责任。人不应活在既往的耻辱中,就像圆明园无论以什么理由都不应活在废墟中。(相关报道见B7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