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少乘客在看『证身让座』的热闹

(2007-10-11 21:43:21)
标签:

时事评论

 

多少乘客在看『证身让座』的热闹

http://hsb.huash.com   2007年10月11日 03:23:15     进入论坛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7000 定制,6元/月!
 

  ■ 吴龙贵

  重庆两名男子为了不给孕妇让座,在公交车上比起了身份证,并约定年龄小的让座。最后,58岁的张先生因比对方小3岁,成了“失败者”,让出了座位。 (昨日《华商报》)

  依笔者经常浏览网络新闻积累的经验,一则新闻的跟帖数能达到千条堪称“重量级”,这条新闻做到了,并且是在

没有明星绯闻和轰动性事件的前提下做到的,着实不容易。意料之中的是,这两名男子成了众矢之的,网友的板砖砸向了他们,但是,且慢———

  有细心的网友发现了问题:公车只有两个座位?乘客中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报道如是描述:“与她同行的男子向旁边一男子客气地提出了让座请求……在听见有人要比身份证后,坐在孕妇旁边的乘客都围过来看热闹”——— 事情再明白不过,发生比年龄事件只是一个偶然,真正的原因在于当时满车的人没有一个主动起身给孕妇让座,可笑的背后,隐藏着现实的可悲。而且,换个角度来说,更应该比身份证的不是这两个六旬左右的老人,假如拿出全车人的身份证,定有更多的人要比他们小二三十岁,众多的年轻看客将两个原本就应该被人照顾让座的老者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样的冷漠现实让人更觉悲哀。

  先哲康德的墓碑铭文中写道:有两种事物,我们愈是沉思,愈感到它们的崇高与神圣,愈是增加虔敬与信仰,这就是——— 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这句话被后人一再地引用和复述,但生活反馈给我们的却常常是这样的一声叹息:给老人、小孩、孕妇让座,这一基本的道德常识,何以成了一种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人性本应具有的本能反应,何以呈现一种群体性的麻痹症状态?

  坦率地说,如若不是因为这件事颇具趣味性,像“不给孕妇让座”之类的事情不要说受到公众关注,就是被媒体报道都很困难。所以,值得警惕和反思之处也正于此:别在看过之后,一笑了之,别在口水纷飞地向别人转述趣闻时,忘了自己其实是在“五十步笑百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