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4/large/4e94803djw1ep73y1kx21j20hs0dcmz0.jpg
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今年特意早早的赶回了四川。回到四川的第一站是赶赴双流机场旁边的槐轩书院,和当地的传统文化推动者、生命科学研究者以及社会公益机构负责人一起分享交流,当晚在那儿做了一场非常难忘的生命社创故事会。第二天下午,同学开车带着我去到了成都市区狮马路92号。
这个不起眼的破旧小院就在太升北路太升大厦背后的一个小巷里,青藤从低矮的屋檐一直爬到了铁门的外面,轻轻的敲了一下门,陈旧的大铁门里立刻传出了狗叫声,主人迎了出来,当然要对一下暗号了:“您是洛易?”“嗯,您是宏亮?”...... ......
http://ww2/large/4e94803djw1ep73yt8wzij218g0xcarr.jpg
很喜欢这个特别有老院子的味道的地方。之所以会有这次拜会,是因为从北京出发前,我的公益伙伴迎炜突然告诉我在成都有一个特别好的社会创业家,在成都他们有一个工作室,做了很多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的创意,希望我可以去好好的了解认识一下,于是我就在微信上预约好,微信上对方说欢迎去到他的工作室做客,顺便给我介绍两个好朋友:一位是在国学、易学、美学都堪称大师的朋友,还有一位是诗人和书法家,是一位出家师父。他短短的介绍,让我对这次聚会格外期待。
http://ww4/large/4e94803djw1ep73zgrhrkj218g0xcdvh.jpg
就是这三位:中间的就是洛易,其实他的名字是罗轶。四川话的谐音也可以叫“乐意”,当然他更喜欢自己现在微信上的这个河图洛书的洛、易经的易。左边这位是龙玉书先生、右边的是释远澄师父,他的澄字其实上面还要加上一个雨字,电脑打不出来这个字。院子里第一次相遇,我赶紧招呼三位让我拍一张照片留念。
http://ww1/large/4e94803djw1ep740rmjpzj218g0xc4gu.jpg
http://ww3/large/4e94803djw1ep740wncqlj218g0xc1cp.jpg
http://ww3/large/4e94803djw1ep740lfyy6j218g0xcqly.jpg
http://ww1/large/4e94803djw1ep7412bf9ej218g0xcwwr.jpg
http://ww3/large/4e94803djw1ep74a8leu4j20go0m8aeb.jpg
这里是一个近600平米的老车库改建的工作室,旁边还有一个工棚近300平米还没改建完毕,特别喜欢这里建筑上留存的那种陈旧的时代感,有年少的一种久违的亲切、有时间流走的记忆里斑驳残存的种种感怀....旧房子里乘放了很多新的事物:绿植鲜花、休闲沙发,还有主人家做城市规划制作的很多模型...
http://ww3/large/4e94803djw1ep741uksq4j218g0xck8r.jpg
http://ww1/large/4e94803djw1ep741zfyamj218g0xc4ei.jpg
http://ww3/large/4e94803djw1ep7425hu6zj218g0xcwwc.jpg
http://ww1/large/4e94803djw1ep742awfp7j218g0xcdxy.jpg
主人热情的带领我们参观,挨个儿的为我们介绍,回答我们的各种问题,其实这里还是一家他们经营的旅行杂志的编辑部,《漫旅行》看过吗?如果你是在这样的办公室做编辑,感觉会咋样呢?
http://ww3/large/4e94803djw1ep742kug8nj218g0xcas8.jpg
正像我们之前期待的那样:与趣味相投、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一次生命的连接,大家相互碰撞再产生新的火花....喝着远澄师父带来的黄酒,我们在二楼的一间书房里,开始了分享。
http://ww3/large/4e94803djw1ep742tzaqvj20zk0qon5p.jpg
话题先聚焦在罗轶和他的团队打造的“好奇心低碳代步包”上。简单了解一下这个创意的成长路径:2014.10——开元未来获创意成都奖金奖。2014.09——在CCTV2电视栏目“勇敢的心”路演。2014.08——在奥迪创新实验室路演。2014.06——经过一年测试、优化,完成第三代样车。2014.03——基于第二代样车的PCT专利通过国际检索。2013.05——折叠滑板箱包发明获得北京发明协会发明奖。2013.01——完成第一代样车,证明了设计结构的可行性。2012.10——2012全球创业周:全球清洁技术创业大赛最佳创意奖。
http://ww4/large/4e94803djw1ep745vjn7kj20iw0iwab7.jpg
一秒钟就可以折叠的小背包,打开之后就可以成为一个轻便的代步工具,解决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弥合交通断点,公交出行伴旅,“少丢丢,多修修”——他们甚至还考虑到了更加人性化的另一个城市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让那些街头巷尾的自行车修理摊点的个体户,可以纳入今后“好奇心”的维修服务网络,由生产企业免费提供零配件,发放统一制服,如果企业发展规模够大市场利润允许,甚至可以为这一群体提供社保,让这些给社会提供最基础服务的简单劳动者可以了却后顾之忧,找到归属感和社会认同....
http://ww3/large/4e94803djw1ep7467dtfnj20dw09adhe.jpg
他们另一个非常革命的创意就是摩天轮农场。2011年底“摩天轮农场”完成设计,就被美国纽约的一个创新组织Common Pitch选中,入围开普敦一年一度的Design Indaba设计周。今年3月,获得了GE“2012绿色挑战”大奖。通用电气董事长杰夫·伊梅尔特向设计者们颁发了5万美元奖金,这标志着摩天轮农场项目由观念推广阶段进入到了范例实施阶段。
让农场悬在空中,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把摩天轮的每排座位换成缩小版的“蔬菜大棚”。这样的摩天轮农场料理起来也很方便。每个种植舱都能用“控制室”自动灌溉,想采摘蔬菜,也只需把那个种植舱转到最下方即可。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摩天轮农场”能让社区实现蔬菜自给自足,因为摩天轮可大可小,社区只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按不同大小和数量建设即可。
罗轶说,他认为摩天轮农场在城市里用工业化的方式生产土地,对蔬菜供给不需要从农村运进城,对环境几乎是零排放。此外,还可以嫁接一些新技术:风能、太阳能的能源采集自循环。
http://ww4/large/4e94803djw1ep746r052yj20zk0qodn3.jpg
画面上最右边的长者就是龙玉书老师。龙先生其实跟罗轶一样,他早年毕业于四川美院,先前就职与传统媒体,后来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城市规划的创想。他们在解决城市问题上有一个宗旨,用罗轶的话说就是向死而生,在有限的生命历程里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在罗轶的眼里,龙玉书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能同多领域对话的人,一个热爱并珍重生命的人,一个愿与益善者同行的人。精彩甚多,需慢慢品读…
http://ww2/large/4e94803djw1ep747ck0kmj20xc18gaoo.jpg
龙老师非常谦逊,微信群里他会说:“自己是小龙小书,各位是大龙大书,为天地而书、有对有象大干社创。同修德城,光照同程。恭喜社创缘缘不断!”
龙老师非常豪爽,也非常亲切。在罗轶介绍完两个项目后,我发出了一些追问:有没有一个公司结构、具体盈利模式、何时可以走进市民生活?龙老师接过了话说:他更重视生命本身,交融沟通可以带来增量,因此要连接不要竞争。因此未来他们做的事不愿意是现代文明那种极限比拼的模式,提倡“点撬经济”即非局域经济,而是全域经济概念。社会无须加诸“主义”、“资本”,他们的理念是:没有做产品而是做平台,没有做公司而是做行业。这样可以汇集更多的创意参与,目前北京有分部,但没有成立公司。因为在他们的眼里:过度的宗教化导致迷信、过度的政治化导致偏执、过度的商业化导致贪婪,因此信奉一种非政治非宗教非商业的模式,龙先生称之为“宇维观”,称更多理念今后找机会再做详细表达。
说到这里,罗轶又提到了他们的未来城市三部曲:总结多年城市设计的经验,就高人口密度的城市发展趋势,在交通、都市农业和养老领域分别提出了自有知识产权的创新解决方案…洛易也表示愿意将这样一个空间提供给更多的朋友进行这类聚会。
http://ww3/large/4e94803djw1ep747uc2t6j20zk0qojwe.jpg
感恩生命里的那些善缘,缘于使命和创造,终将一个美好的未来带到这个世间...随行的还有俩朋友:旅居海外的青年现代艺术家曲尼和在重灾区什邡的一个最大、最落后的社区担任管理工作的负责人龚科,也一直兴致勃勃的参与了交流,曲尼一直在拍照录音,对这个空间的艺术成列和创意思维赞叹不已。而从事社区工作的龚科同学,更是对谈话中偶尔涉及的社区规划改建的话题充满了好奇.....
http://ww3/large/4e94803djw1ep748j57nyj218g0xc7nu.jpg
那天最大的遗憾就是冷落了一旁的远澄师父,他出家一年多,出家之前是省内著名的艺术家,是一家艺术机构的法人,其艺术成就已经获得社会公认。能书能画的禅师让我充满了好奇,可惜,由于时间关系,暮色已浓,同行的龚科不敢开夜车——前一晚我和他就社区创新彻夜长谈,没休息好不敢长途驾车。就这样,我们非常遗憾的留下了未尽的话题,打算回家。远澄师父特意送给我们两本他的书:一本诗集、一本是书法作品集。
http://ww1/large/4e94803djw1ep748u678gj218g0xc18s.jpg
一次短短的相聚,满载而归。离开北京前我非常遗憾的看到,本次社创之星的选拔活动,全国一共九个分赛区,独独没有成都!然而当这次我完成了走访之后,强烈的感受到了成都这座古老城市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http://ww4/large/4e94803djw1ep749c4wntj20zk0qo0xr.jpg
回到什邡的第二天,同学龚科就拉我去到了他所在的社区,跟当地主管领导一起探讨交流了社创之星里的那些火花和感动,受罗轶他们工作室的启发,当天我们想到了建立一个“国企记忆”的社区文化空间,发动那些破产转制的国企职工,收集相关历史物品和感人故事,引导和激发社区正能量,引发更多人来关注这一人群现今的生存现状,运用互联网思维整合社创庞大的社会资源,共同打造一个全新的社区服务局面。这一思路立即通过微信群跟公益伙伴沟通,跟远在北京的友成基金会理事长王平非常肯定这一思路,社创之星北京总部的迎炜立即对接了第一届社创之星的获奖人,在成都专门致力于城市社区发展的“爱有戏”机构负责人刘飞,刘飞表示希望可以在节前来实地考察调研,后来还有北京的公益组织负责人燕京的加入.....
http://ww2/large/4e94803djw1ep749m4fw6j20fs0bxjt6.jpg
同每一次难忘的聚会一样,高能量的朋友在一起,信息量总是太大,才疏学浅的我总是不能完美的记录和表达,而且千头万绪的故事还在继续.....但我坚信:频率相同的人总会相遇,而无论在哪里,都注定要去发光发热、注定要让心灵中的美好带进更多人的生命里.....
我们的口号是:从生命成长到社会创生,发现身边每一位社会创业家!(在什邡又有新发现,回头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