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天前听说了牛奶的事,没太关心,突然,今天看到网上有篇标题“不法奶农掺入三聚氰胺警方正在抓捕”的报道,说“某集团声称,通过检测排查,在8月1日得出结论:是不法奶农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造成婴儿患肾结石,不法奶农才是这次事件的真凶,并立即上报,而且通过卫生部发布会召回婴幼儿奶粉的声明。”这算什么——是危机公关的杰作,还是真相的结论?
 
   
我觉得有点难以理解了:奶农是罪魁祸首了?这就定性了?"奶农"这个模糊了的概念是几个人还是很多人?有数量吗?有地域吗?是有组织的呢?还是单个的个人行为?要是他们就是真凶、元凶的话,我们想知道,他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干的?是谁默许他们这样干?他们是在谁的眼皮底下干的?干了多久了?没有孩子们一起得病的报道,会有人去查吗?还是说,如果没有新闻媒体介入的话,那么奶农还会依旧默默无闻的给全国人民提供着这样的毒奶?是吗?
 
   
真是奇怪的逻辑!!
   
这让我想起煤矿频频发生事故的某地领导,在记者发布会上深刻的说:“其实,那家煤矿早就被吊销了执照了!他们一直在非法经营!”理直气壮吧?于是,由此责任就不在自己身上了,这次牛奶的逻辑和套路也是一样——原文如下:“某集团声称,通过检测排查,在8月1日得出结论:是不法奶农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造成婴儿患肾结石,不法奶农才是这次事件的真凶,并立即上报,而且通过卫生部发布会召回婴幼儿奶粉的声明。”就像以前有人因为血液而被传染艾滋,我们也从来没有听说过那级责任人、当事人收到过惩处,只是知道会用钱来了事,赔点钱万事大吉。而这些源头有毒的奶,又是怎么堂而皇之、大摇大摆的走进著名大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又是如何畅通无阻、风光无限的走进我们的商场货架的?那么多道关卡——企业自身的、政府职能部门的,但凡有一个环节的监管产生了作用,就不会发生这样大规模的悲剧。难道一个负责任的检测很难吗?是技术问题还是责任问题?这究竟是职业道德的遗憾还是在试探我们良知的底线?拿什么约束这些看不见的隐患?没有办法吗?
 
   
吊销执照的矿主为啥敢继续开矿啊!?掺假下毒的奶农为啥能一直成功得手呢?
   
在这些事件中,我们看不到当事人承担责任的勇气和诚意,监管和执行的权利不是在别人的手中!所以,生产者的责任是依旧不变的、经营者的责任也是不可能推脱的!还有那些花着纳税人银子的人们!这个事件中的渎职之过是应该有人来过问的,可是,我们既没有看到有人出来承担责任,澄清过程,给事件以说明和解释,也没有看到任何机构对这类事进行司法干预!
 
   
建议大家用你所知道的各类搜索网站,试试看:当你写入奶粉或者三鹿,看看你能看到什么。基本上绝大多数负面新闻和批判的帖子、博客你都在搜索结果里看不到,这意味着什么?那些平日里热衷于化装成社会良心的网络企业,收买起来不必那些监测的关卡难多少。由此你可以知道钱真的可以摆平很多事,但是,公道自在人心,一手遮天是很难的了,让我们感动的是,被搜索引擎掩盖不了的是:还是有网站在这起事件当中没有出卖自己的良知,比如CCTV的复兴论坛、新华网、腾讯、MSN。我们对这样的坚守表示最崇高的敬意!2008年的“911”,一个注定被难以忘怀的日子。这是继汇源被收购后,今年食品界的第二次地震,也让中国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再次让世人关注,人们啊,不能再出卖了我们的良心!
 
  
有人用金钱和贪婪覆盖了良知,我们只能用牛奶擦亮我们的眼睛。我们的声音可以微弱,但我们的权利和尊严不容无视和亵渎,我们的眼睛依旧雪亮,我们的思考没有放弃,我们的关注将一直持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