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种生命之间的对话——最爱访谈

(2007-12-18 17:01:01)
标签:

杂谈

主持业务

分类: 播音主持艺术

http://blog.cctv.com/upfiles/images/00/01/3B/DE.JPG


  在所有节目中,我最喜欢访谈这种形式。这种生命之间的对话,是对生命的一种认知和展示。当一些东西崩溃,而另一些东西泛滥的时候,我想我们面对的是同样的困惑、同样的思索。或许,我可以主持的节目选题的空间会越来越小,可我喜欢说,艺术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它能打破某种限制,创造一种自由。

  现实生活中往往很多合理的愿望,都缺乏合理的存在,对于一个思考者的坚持来说,访谈就可能对彼此是一种欣赏、一种鼓舞、一种赞许。访谈绝不是拷问,更像是寻找对手,但目的不是为了把对手打翻在地,相反是希望他能够放出光彩。

   然而,石头就是石头,金子就是金子,谁都无能为力!

http://blog.cctv.com/upfiles/images/00/01/3B/DF.jpg


   我不是个追星族,无论是新闻事件中的新闻人物,还是某一领域里的高端人士,第一件事就是要把他还原成生活中的普通人!然后再去体验他的悲喜:他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人?做出这样的事?他的困惑、他的梦想......你完全可以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受,再去交流......

  当然最厌恶的就是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总是把坐在对面的人当作犯人,优越感极强,整个一个地主家的大少爷跟佃农在训话。慢条斯理的、气势汹汹的、打扮成学究的,还有故做深沉的,都不喜欢,太做作了!真不喜欢假模三道的人.太假,要是这种人回了家也这么说话,那才让人佩服呢!

  我最喜欢的是张越,智慧却决不张扬,而且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平和.我想这应该就是境界和修养吧.我还喜欢扬谰、鲁豫和陈晓楠。她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决不凌驾于采访者之上,这份亲切让人很舒服,其实这是自信的表现,自信的人才不需要那么飞扬跋扈。

  访谈很过瘾,这么些年,其实就是因为做了无数的访谈才让自己提高很快的。因为访问前需要做很多功课,需要去查阅当事人大量的资料、作品,了解他的思想、个性。你必须要保证坐到镜头之前,就得完成跟对方精神上的交流,你要跟对方站在同一个平台、同一个高度,你需要走进别人的内心。这样的工作对人的帮助和提升很快,尤其是以前我的节目都是我自己做主,从文化、文学、电影、电视、音乐、体育,只要是被感动、被触动过的人,我都不放过。做访问我向来是心想事成,从来没有失过手!所有我想采访的人,“无一漏网”!呵呵。哪天沈冰访问我还说这事呢,我号称“可以采访到所有我想采访的人”,她当时问我怎么做到的,其实,秘诀就是真诚!现在都成了美好的回忆了......

 

http://blog.cctv.com/upfiles/images/00/01/3B/E0.JPG

 
(好多年前在采访陈汉元先生时,他说过一句话:“做访谈节目就像时玩跷跷板.....”那意思是说,双方的反差、悬殊要是太大,这个游戏就会很难继续。那个时候我还很年轻,承蒙观众的错爱,节目一直好几年都是在当地收视率榜首。

  做访谈时从92年开始的,领域包括:文学创作、影视创作、音乐娱乐等。曾采访:余秋雨、李准、贾平凹、魏明伦、陈村、苏童、张抗抗等;谢晋、张艺谋、吴天明、姜文、黄沾、刘晓庆、张国荣、王铭等;易建联、高敏等。不过现在一直都没有机会再做这类节目了,只能看看别人的过过隐了,呵呵。)

              

           特别推荐: 自我素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