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逃票攻略”给了疯狂门票一记耳光
(2012-05-04 08:02:20)
标签:
“逃票攻略”给了疯狂门票一记耳光休闲 |
分类: 我的时评 |
(荆楚网2012年5月3日)
“逃票攻略”给了疯狂门票一记耳光
□曲征
《京华时报》近日报道,五一假期到来,各种景区的“逃票攻略”频现网络,其中一些“攻略”不乏铤而走险,有些甚至要穿越悬崖峭壁,其目的,只为逃避高昂的门票。
我国目前许多景区的门票价格究竟有多疯狂,对比一下就明白了:国内知名景区门票价格,其票价基本上在200元/人以上,而国外的一些景点如日本富士山免费,韩国汉拿山免费,俄罗斯克里姆林宫150卢布(约合人民币45元),法国卢浮宫8.5欧元(约合人民币85元)。外国的公园和自然景观基本不收费,历史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象征性收费,比如美国的科多拉多大峡谷是世界自然遗产,其门票为25美元/车(含车内所有乘客),买一张票就可在7天内自由进出景区。美国的国家公园还出售定价为80美元的年票,如果你是热爱旅游的人,可以用它游遍300多个国家公园和纪念公园!而我国的景点除了门票价格奇高,“票中票”现象还十分严重,入景区收门票,进了景区再进独立的景点,还要收门票。如此还不过瘾,据悉将有超过20个知名景区门票还要涨价,涨幅从20%到60%不等。
门票价格如此疯狂,原因主要有四。
一是景点管理者目光短浅,将全部收入来源都寄托在“门票经济”上,他们既不通过多种途径为景区增值,也不考虑门票虚高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门票价格,不仅吸引更多游客前往,形成门票、餐饮、住宿、卖纪念品等多项收入的一条龙“旅游经济”,而且还会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而单纯强调“门票经济”的一支独大,势必吓走游客,从而将旅游业带入杀鸡取卵的恶性循环。只有拓展服务性产品内容、扩大服务性赢利范围才是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二是地方政府为涨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许多景区的设立,是地方政府出面,由企业注资参与,景点设立之后便向游客收费,然后双方按比例分成。所以,注资企业与地方政府都有涨价欲望,而地方政府则利用自己的强势影响力,为景点涨价保驾护航,这也是景区高价门票长期得不到纠正的原因之一。
三是一些景区成为强势者安置关系人员的寻租场所,有的景区开始只有一二百名员工,但是不断有人被安插进来,员工越来越多,而游客相对稳定,只好依靠门票涨价来养活这些员工,而为此买单的,当然是广大游客了。
四是缺乏严厉的监管。这些年来景区门票虚高不下,涨价不断,但没有人为此丢官罢职,景区财务更没有向公众公布过,有关部门只是下一个“三年内不准涨价”以及“涨价必须于半年前公示”的规定或者通知,而这些规定与通知常常演化成景区变相涨价的依据与借口。没有严厉的制度做后盾,制止涨价收效甚微。
从情理上讲,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是大自然留给全人类的,理应全民共同享有。景区作为优质的公共资源,不能成为个别群体牟利的工具。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激情,被不菲的门票阻挡,是人类的悲剧!同时,旅游休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而高门票却蛮横地剥夺了人们的这项权利。
因此,我们有必要把景区做个划分,名山大川等等这些大自然馈赠所有生灵的公益型景区,属全体国民所有,可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来维护,任何企业不得介入,门票全免或者象征性地收一点。而人为开发的市场型景区,社会资本可以介入,其门票价格由市场决定。总之,不能将一处处瑰丽的自然风景私自占有,随意开发,然后高价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