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谭受清:高尔夫人生哲学
(2022-11-19 00:17:22)
标签:
谭受清高尔夫涉外高尔夫高尔夫教育 |
分类: 生活杂谈 |
同志们、朋友们:
实际上,人活在世间都会有各种困境的时候。你我都生存在一个无形的瓶子里,能突破瓶颈的困境就得以进入一个大一点的瓶子里(从小学——中学——大学——社会……)。球技高的人,成功的人排除了层层束缚,一层层的上升,换下了许许多多的瓶子,所以这个人占据的空间大,能够供他使用的资源也多。
我今天跟大家讲的就是要抱着“无敌心态”。无敌两个字消极的意思是没有敌人,是自己与周边环境,一切人物、草本、山川、宇宙和谐共存,不相残害对立。那么,从积极进取的意义上而言,就是发掘自己的潜能,与周边环境为友,一切人物、草本、山川、宇
宙的能源均能为我所用!实际上我们只是不知道,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我们所知道的赛手朋友就是在无意间与自我为敌,起了冲突,所以在赛场上才会连连受挫。
实践证明,世界上的奇珍异宝只要有缘分的人才能得到,就看各人造化。有的人在理论上可以找到幸福与快乐,甚至可以凭它来改变一生的命运。如果你的要求不高。我这个讲话也能使你得到喜悦,必定使你球技精进(提高)。
我重复一遍,天下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相成的。高尔夫、艺术、事业、人生,其实都是一回事。我写了几本高尔夫的书,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借着它我可以作为不务正业的“罪证”;也可以充扮高举高尔夫火炬的照明人,带动初学者提升,顺着球技的精进,同时也开启了许多心灵的眼睛。领着有缘人进入高尔夫领域。这个领域是新兴的、朝阳的、艺术的,又是精神的、人生的、永放光芒的。我的人生步入了这一领域,才真正领悟到是完成了一件大事,了却了一桩心愿。其实,高尔夫是体能与精神相结合的运动,缺一不可。人生也一样。
所以,要打好高尔夫,不能光是着重于挥杆,锻炼筋骨与招式,更为重要的是要提升精神层次,凝聚意识力。实践证明,肉体和物质的扩张是有一定的极限,精神上和灵性上升华与扩张却是永无止境。当体能与技法发展到一定的层面时,不能继续再往前推进之际,唯有诉诸于精神力量来助我们突围。当我们接触高尔夫新秀们、初学者之时,在他们脑海中第一个问题就是问高尔夫难吗?我的回答是,它是天下最难的运动!因为——
(一)弹指一挥之下牵扯甚广,可能犯错误之处有成百上千,任何一丝疏忽,都可能破坏全局。
一个球手可带14支杆下场,从发球台——球道——果岭的征途中,可遇到千变万化的险境。发球台就分为:黑(如图)、黄、蓝(职业男子发球台)、白(业余男子发球台)、红(女子发球台)。球道:上坡、下坡、左斜坡、右斜坡、深草区、沙坑。果岭,有多种形状。
高球技术有:握杆、站位、瞄球、上挥杆、下挥杆、击球收杆等环节。每个环节中有不同的技术方法,各技术环节之间各技术方法之间,都有交互作用,这样组合排列出成千上万的技术变化。你说难不难。
(二)由绝对静止状态,突然加速到电光火石一般的瞬间,手持那么长的杆子,去打一颗那么小的白球,还要求打在杆头的一个小点上!真是难如登天。
(三)打出一个球之后,又不能接着再打,要等到打下一杆时,分隔的时间很长。所以将凝聚起来的感觉全都失散了。
(四)有些人打了几十年的高尔夫还不能突破一百杆,你说怎么不难!
(五)挥杆的动作根本不符合人体运动原理,非常别扭,很不自然。所以,限制了人体力量的充分发挥。
(六)要紧的东西永远学不完,加上教练各说各一套,不知道谁是谁非,到头来不知道该听谁的。
(七)一挥一推,生死立判,仅有一次机会,压力有多么大!
(八)没有人敢夸口高尔夫容易,大家都知道难,所以永远在练球。
(九)积重难返,形成了定型,年纪稍大一点养成了坏习惯,很难改过来。
(十)每个洞预先已订好了标准杆数,总感觉要跟“par”去比,心里头负担太重。
朋友们:你们以为如何呢?我讲了这么多,应该早已焕然一新,与先前的想法要有大不相同才对。对一件事每个人都应学会用不同的眼光去衡量。
信不信由你,怕鬼、鬼就来,你若预计自己会失败,你的预言绝对会兑现。举个例子听听:自从奥林匹克运动会诞生以来,田径选手愈跑愈快,但是进步到一个限度就慢慢停顿下来,再也不能提升。四分钟跑一英里是举世公认的体能极限、医学界甚至以系列的专文来引证,辩解:为什么人类的心脏和人体的组织结构不能超越这个先天的极限。全世界的选手对此深信不疑,所以几十年来相安无事。直到英国出了个硬是不信邪的选手罗杰·班尼斯特(Roger
(一)要打高尔夫,只需要掌握经几个窍门就行了。
1.瞄球像驼子,上杆像傻子,击球像矮子,收杆像长子。
2.上杆先转肩,下杆先转髋,击球用身体,收杆眼朝前。
3.发球台上打远,球道上要打稳,沙坑里要打透,深草中要打狠,果岭上要轻准。
4.要永远低头,不主动用力。
(二)宽宽的球道,小小的白球,即使偏一点,也没有关系。
(三)每打一球之间的间隔很长,正好休整一下,体力充沛地准备打下一杆。
(四)有些人开始学打高尔夫,六个月之内就破一百杆大关!年纪大一点的新手有人能在几年之内进入单差点,成为顶尖高手。苏格兰一位小朋友,叫瑞斯·墨菲(Reece Murphy)。年仅5岁身高76厘米,如今他以262.2码的开球距离创造吉尼斯世界记录。伍兹3岁时就能打出9洞48杆的成绩,小墨菲去年(05年)也曾打出49杆。
(五)既然所有的技能都是后天学来的,挥杆动作学会后再优美自然不过了。
(六)高尔夫像人生,活到老学到老,永远都可以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最可贵的是自己摸索出来的技法,才是最正确的、最犀利的。例如,长打王吉尼斯记录是在1974年一位64岁的老先生迈克·奥斯丁创造的。那是美国常青公开赛(U·S·National Senior Open)期间,奥斯丁用一根钢杆身的柿木杆和树胶球,打出了惊人的515码,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
(七)一挥完毕,即使不尽人意,还有下一杆扳回的机会。
(八)高尔夫技法中的某些精辟部分,对有些人来说,简直是易如反掌,轻松自如,容易到顶,几乎用不着怎么去练习就可以运用得手。
(九)不管什么年纪,也不论多么根深蒂固的坏习惯,都有法子将它破解和矫正过来,只需短短的二十一天之内!
(十)这是一项向自己挑战的运动,幸亏每一洞都标明了标准杆数,正好借它与自己的成绩对照,看看每回进步多少。
有人会问,前面讲高尔夫那么难、现在讲高尔夫又这么容易,到底听前面的,还是相信后面的呢?这就是哲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出世,“他们”就如附骨之蛆,再也不容易摆脱。他们说“宝宝要乖,哭闹的小孩警察会来抓!”;他们说:“晚上不能吹口哨,要不然鬼会来”;他们说,“你是从妈妈的肚脐眼里出来的”、“你是从桥底下捡回来的”……。年纪稍长,他们说碗里的饭要吃干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又说“吃饭留一口,活到九十九”;要努力读书,因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又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要爱惜光阴,因为“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又说“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等花落空折枝”;做人要大公无私,因为“一人独乐,不如众乐”,又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年纪大了,他们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又说“人生七十才开始”!!总而言之,“他们”无所不在。自出生的一刻开始,直到死亡。事实如此,我们生活中的每一细节、每一个举动,“他们”都要强插一脚,向我们提供“宝贵的良言”,连高尔夫这样的一个游戏都不曾放过。还是他们说:“球打进树林,深草堆里,没人看见的时候,最有效的一招叫作“脚切球”;他们刚刚教我们把重心要放在双脚的脚跟上,一转眼又要我们保持平衡,重心要稳;他们说“要用尽全身之力把球打出去”,又说“一点儿力气都不要用,只利用杆头的重量轻轻地把球“荡”出去……。每个人都是从小就在“他们说”、“俗话说”、“古人说”、“人家说”、“大家说”、“听说”、“传说”、“书上说”、“专家说”……里头慢慢的成长,这些“他们说”的东西愈堆愈多,压得我们扭曲变形,终于失去了自我。我们被压进一个小小的模子里,活在同一个社会里的人从模子里倒出来都是一个样。
总算有了平生以来的第一次,你们获得如此的机会,把“他们说”的一切理论和“金玉良言”拿到练习场去当场实验,把它们在现实的环境中去实践!聪明的你们啊,到现在才终于发现,这么多年来他们所告诉你的一切,都只是事实的一半,他们所指出的“真理”的后边,还隐藏着另一个完完全全相反、相对立的“真理”。人生的一切,原本就是由一连串的矛盾组合而成。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圆圈,有了正确的认识,采取正确的方法,取得正确的结论。
谁能记得,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忘掉了玩耍、欢笑也随着玩耍一块儿消逝无从;我们要做功课,要考试,要我工作,要赚钱,要赶紧讨老婆,生孩子……,因为他们说:人生要如“嘴里的橄榄,先苦后甜”要如同“倒吃甘蔗渐入佳境”。就是这样,我们努力,再努力,堆积,再堆积,一心一意等待着“将来”搬出来享用。幻想着将来美好快乐的日子。
最后,我要告诉大家,感谢高尔夫给我们一个追回童真的大好机会,让我们得到了借口,堂而皇之的大玩特玩。你们还记得不,小时候游戏的情景?那时我们一玩起来就只顾着玩,把“他们”的叮咛和嘱咐全忘得一干二净,所以“原形毕露”能百分之百的融入状况。还是要感谢老师教给我们高尔夫,所以,我们的精神轻松而亢奋,乐不可支,像脱缰的野马,总是关不住,玩不够。哪里知道什么叫做“累”!
打过高尔夫的人知道,有这么一两回,你在球场上表现奇佳,脚步轻松,心情欢愉,每次推球进洞之后,迫不及待地就朝下一洞的发球台快步走去。或许你并不知道,这一两回是你不知不觉地玩过去了。玩,使我们乐,我们“爽”,我们“过瘾”,所以拼命地去玩,它使我们重拾欢笑,返回童真。高尔夫是老天送来的大礼,要让我们这些追着尾巴在原地打圈圈的人觉醒过来,重新回到青山绿水之间;吸一口新鲜空气,再回过头来看看——滚滚的人生车流之中,自己在哪里?
在练习场里练习球的人总是愁眉苦脸,咬牙切齿的多,因为他们把练球当作苦差事。以为苦够了到球场上才能尝到甜的滋味;吃尽了苦头,到了球场却表现失常,理所当然要怒气冲天,心理失去平衡!这些人完全忘了,高尔夫原本是一个好玩的游戏!练习的时候好玩,下场的时候更好玩。球打坏了愤怒、诅咒、怨恨,只会引来更多的坏球,更多的不快。难道这么多年纷扰苦恼的日子还没有过够吗?
明明是一件苦事,却不以为苦反而用好玩有趣的心情去面对它,就能把事情做得愉快而成功。过日子一样,这就是高尔夫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