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普通高校的主要发展趋势与方向

(2010-06-27 01:02:08)
标签:

就业

留学

哥本哈根大学

本科教育

伽德

北京

教育

分类: 学术随笔

高校办学定位是指高校在发展与竞争中,从全面和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基于高校的共同愿景、自身条件以及高校的分类标准而对高校运营的重要方面做出的名位(即角色)确定以及为此进行的一系列前瞻性战略思考和规划活动。办学定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自身现状——本校在高教系统结构中所处位置的自我认识与评估;二是对未来目标的确定——经过努力,到目标年度所要达到的某种目标。我们通常所讲的定位主要指第二层含义,但它又是以第一层含义为基础的,即没有对现状的正确认识,就不可能有对未来目标的正确把握。

高校的办学定位,对高校的发展方向、办学理念、建设方略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校长柯享先生在我国参加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时指出:“制定大学战略目标的关键是找准自己的定位”。学校一旦确定了办学定位,也就确定了它在社会上未来的角色,也确定了其在利益相关者及竞争对手中的形象。高校有明确的定位就能统一认识,协同行动,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将有限的资源运用到最能发挥效用的地方。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校长莫尔伽德说:这所优异的、卓尔不群的大学之所以在五百年的历史中始终能成为欧洲的一个学术中心,就在于他们执著努力于“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出类拔萃”,“在一些领域里研究达到世界水平 [1]。为此,哥本哈根大学承诺“我们决定了哪些事业需要优先考虑,然后就将现有的力量集合起来”[2]并致力于这些事情。准确定位是高校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形势与国家、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经济逐步从“计划”转向“市场”主导,这时的高等教育形成了所谓的“二元重点发展目标”,即政府重点发展一流大学和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前者主要培养学理型人才,而后者主要培养实用操作性人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社会对人才类型与规格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这种传统的“二元重点发展目标”的教育模式已日益显露其弊端:它既不适应大跨度的生产技术对多种类型的科技人才的需求,也不适应不同地区发展区域经济对人才规格的不同要求。

首先,按照马丁·特罗的观点,高等教育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毛入学率低15%时为精英教育阶段;15%~50%时为大众化阶段;50%以上时为普及化阶段。[3]这种高等教育“三段论”得到了大多数国家和学者的认同。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15%,由此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未及时做出调整,大部分省部级著名高校仍然沿用“精英人才”的培养模式。而进行知识创新和从事科研开发的职位和岗位又竟是少数。其结果是:一方面是有些并不擅长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生学不会相应的知识而找不到工作出路,另一方面是培养了人才市场容纳不了的众多的研究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最终导致了结构性失业。

其次,从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来看,目前我国企、事业单位需要大量的高校毕业生从事技术开发、技术应用和生产管理工作,然而传统的高职、高专教育则继续专注于培养实用性技术人才,其服务对象和培养层次的有限性日趋凸显,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制造业为例,据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并不缺乏研究生博士生等高端研发人员,也不缺乏一线操作工和普通技工,缺的是既懂得产品的设计开发、又懂产品生产制造工艺、又懂市场消费,能将创新的设计理念、创新的制造方法、创新的生产流程与创新的市场手段相结合,能看懂图、能理解工艺、能优化性能、能推介新产品的应用型三维数字化技术人才。”[4]

因此,要解决上述矛盾,高等教育的主要模式必须要加以反思与改革。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更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也需要大力发展应用型教育加以配合。应当明确应用型人才定位,抛弃高不成、低不就、唯有“研究型”才能创新、唯有“操作工”才能就业的错误认识。

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学者潘懋元教授所言:“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原来定位于综合性、研究型(学术型)大学改变为多科性、应用型、职业性或技能型院校。这符合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高等教育结构,必须主动适应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结构。”[5]



[1] [丹]莫尔伽德.21世纪门槛的哥本哈根大学[A].魏新等.21世纪的大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8.


[2] [丹]莫尔伽德.21世纪门槛的哥本哈根大学[A].魏新 等.21世纪的大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8.


[3] Martin Trow.The expans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M]. New York: General Learning Press.1972.61-63.


[4]万玉凤.制造业急需应用型三维技术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9-0715-008.


[5]潘懋元.我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7,(Z1):34-3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