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集体舞到长跑,“一刀切”式的行政干预几时休?
(2008-10-09 23:46:07)
标签:
健身长跑集体舞懒政教育 |
分类: 学术随笔 |
作者:覃立
近日,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三方联合下文,要求在10月26日至明年4月30日的半年时间里,全国学生坚持每天长跑。每天长跑距离(参考)基数为:小学生1000米,初中生1500米,高中生、高校学生2000米,号称“冬季长跑”活动,为国庆60周年献礼。此措施一出台,和前不久轰轰烈烈的“集体舞”一样,立即又引起了各方争议。反对者的意见多种多样:城里的家长说负荷量太大;农村的教师说学生每天跑山路上学,不用再长跑;有的说学校场地不足;有的说长跑枯燥无趣,会影响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大家又同时普遍认同冬季长跑确实是锻炼身体行之有效的手段。可见,大家反感的焦点并不是“冬季长跑”的形式,而是这种简单、粗暴的“一刀切”作风。
对此,笔者联想到前不久的一则新闻:为杜绝网吧不再接纳未成年人,山西省方山县县委书记一声令下,把全县所有的网吧全部取缔。此举很快引起各方争议,批评者大都斥责其“管理懒政”。
虎头蛇尾的“集体舞”和作为献礼的“长跑”又何尝不是这种“懒政”的产物呢?
的确,主管部门选择强制推行“冬季长跑”这个项目有其诸多合理之处:其一,田径被誉为“运动之母”,是人们健身的一种最基本、最简单的有效途径,但其健身属性却长期被人们忽略。笔者也认为以“冬季长跑”的方式来锻炼身体确实将很有效果。其二,中国有句话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避免下级学校阳奉阴违、大打折扣,强制长跑确实可以便于检查、规范。每天的硬性指标摆在那里必须完成,学校也就无甚说辞能够搪塞、敷衍。
在政治课上我们经常提及这样一句话:“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而地区发展不平衡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之一。中国历来人口多,底子薄,幅员辽阔,各地、各省均有自己特有的情况,全国采取“一刀切”的大统一政策显然是不符合国情的。而“集体舞”、“长跑”政策的出台正是无视此点常识:有的农村学生每天爬几公里的山路上学,还需要在学校围着操场长跑吗?有的城市里的学生每天跳健美操,有氧活动坚持得很好,兴趣又高,为什么非要去练长跑?
既然阳春白雪的跳舞和下里巴人的长跑都行不通,那能否找出一个“放之全国皆准”的运动项目呢?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只要是开展体育运动,就需要场地、设施和器材,就连最普通的跑步,也需要一个平整的操场,而目前很多学校连这点也无法做到。
以上两种方法既有强制,又有变通,较之那种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律跳舞、长跑的行政干预显然更具可操作性。
其实,不管是“集体舞”还是“长跑”,抑或是今后还将出台的某某体育措施,都属于治标之计,都忽略了一个学校教育整体性的问题。学生体质下降的很大一部分责任要由“应试教育”来承担。哪个学生不爱玩?而面对升学的压力,又有谁敢尽情地享受阳光,享受运动?
在应试教育现状未得到改善之前,任何额外活动的增多,对学生而言都是雪上加霜,而不是雪中送炭。教师和家长绝不会以牺牲“升学”来练什么跳舞和长跑。劝教育部还是把精力多放在如何破解应试教育,落实素质教育这个根本问题上来,而不是妄图偷懒,以为靠一纸指令就能扭转乾坤、万事大吉。
刊载于:1《体育学刊》2007年第6期第1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