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集体舞到长跑,“一刀切”式的行政干预几时休?

(2008-10-09 23:46:07)
标签:

健身

长跑

集体舞

懒政

教育

分类: 学术随笔

作者:覃立

 

近日,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三方联合下文,要求在1026日至明年430日的半年时间里,全国学生坚持每天长跑。每天长跑距离(参考)基数为:小学生1000米,初中生1500米,高中生、高校学生2000米,号称冬季长跑活动,为国庆60周年献礼。此措施一出台,和前不久轰轰烈烈的集体舞一样,立即又引起了各方争议。反对者的意见多种多样:城里的家长说负荷量太大;农村的教师说学生每天跑山路上学,不用再长跑;有的说学校场地不足;有的说长跑枯燥无趣,会影响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大家又同时普遍认同冬季长跑确实是锻炼身体行之有效的手段。可见,大家反感的焦点并不是冬季长跑的形式,而是这种简单、粗暴的一刀切作风。

对此,笔者联想到前不久的一则新闻:为杜绝网吧不再接纳未成年人,山西省方山县县委书记一声令下,把全县所有的网吧全部取缔。此举很快引起各方争议,批评者大都斥责其“管理懒政”

  懒政,顾名思义,与勤政相对,是指政府工作人员或政府部门对处理相关问题时采取的一种做法过于简单、作风粗糙的行为。类似的做法还有很多,比如在2004年的正月十五闹花灯,北京密云县发生踩踏伤亡事故,该县事后决定停止闹花灯的活动;西安市为了防止一些人在护城河里嬉水溺亡或跳河自杀,将通往城河的道路全部封锁。为遏制飞车党抢劫,各地纷纷推行禁摩令。这些都是典型的懒政行为。之所以出现懒政,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这些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群众观念淡薄,只图自己省事,不顾群众方便不方便。另一方面也凸显了这些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管理思想贫乏、施政方式粗糙、工作方法简单,执政能力不高、执政信心不足的现实。

虎头蛇尾的集体舞和作为献礼的长跑又何尝不是这种懒政的产物呢?

的确,主管部门选择强制推行冬季长跑这个项目有其诸多合理之处:其一,田径被誉为运动之母,是人们健身的一种最基本、最简单的有效途径,但其健身属性却长期被人们忽略。笔者也认为以冬季长跑的方式来锻炼身体确实将很有效果。其二,中国有句话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避免下级学校阳奉阴违、大打折扣,强制长跑确实可以便于检查、规范。每天的硬性指标摆在那里必须完成,学校也就无甚说辞能够搪塞、敷衍。

 尽管教育部此举初衷是好的,项目也选得不错,甚至对大部分场地宽裕的学校也适用。但一刀切式的行政干预永远不可能适用于所有人。主管部门做到了轻松、方便,却没有考虑到作为学校对安全、场地、时间安排等一些列细节问题的担忧与为难。 

在政治课上我们经常提及这样一句话: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而地区发展不平衡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之一。中国历来人口多,底子薄,幅员辽阔,各地、各省均有自己特有的情况,全国采取一刀切的大统一政策显然是不符合国情的。而集体舞长跑政策的出台正是无视此点常识:有的农村学生每天爬几公里的山路上学,还需要在学校围着操场长跑吗?有的城市里的学生每天跳健美操,有氧活动坚持得很好,兴趣又高,为什么非要去练长跑?

既然阳春白雪的跳舞和下里巴人的长跑都行不通,那能否找出一个放之全国皆准的运动项目呢?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只要是开展体育运动,就需要场地、设施和器材,就连最普通的跑步,也需要一个平整的操场,而目前很多学校连这点也无法做到。

 教育部要想遏制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趋势,其实只有两种选择:第一,不管各学校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开展什么样的活动,如何开展,由各学校自主决定,主管部门只要学生体质提升的结果,并定期进行认真的体质检查和检测即可;第二,如果主管非要制定强制性的措施,那么首先请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对所有学校的体育师资、场地、器材等情况进行摸底,并据此分类以区别对待,然后决定场地、设施条件较好的学校推行什么项目,一般的、较差的学校又推行什么项目,这样,各学校只要根据我这个量体裁衣的方案照章执行就必定能提升学生的体质。      

以上两种方法既有强制,又有变通,较之那种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律跳舞、长跑的行政干预显然更具可操作性。

其实,不管是集体舞还是长跑,抑或是今后还将出台的某某体育措施,都属于治标之计,都忽略了一个学校教育整体性的问题。学生体质下降的很大一部分责任要由应试教育来承担。哪个学生不爱玩?而面对升学的压力,又有谁敢尽情地享受阳光,享受运动?

在应试教育现状未得到改善之前,任何额外活动的增多,对学生而言都是雪上加霜,而不是雪中送炭。教师和家长绝不会以牺牲升学来练什么跳舞和长跑。劝教育部还是把精力多放在如何破解应试教育,落实素质教育这个根本问题上来,而不是妄图偷懒,以为靠一纸指令就能扭转乾坤、万事大吉。

 

刊载于:1《体育学刊》2007年第6期第118页

        2《中国体育报》2008-10-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