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考研中的搏弈

(2007-09-23 20:55:36)
标签:

学习公社

分类: 学术随笔
 何谓搏弈?其实就是马哲里讲的矛盾,亦即对立统一。依据矛盾普遍性原理,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考研中的搏弈。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分析的对象。笔者在这里把考生、命题者和考研辅导班三方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来分析,因为这三者在考研过程中分别起到了主体、主导和媒介的作用。并且三者相互制约,紧密联系。

我们先从考研辅导班与命题者之间的关系入手。这两者的搏弈关系相信大家很容易就会想到其中一点,即“押题”与“反押题”(当然,有些辅导班自称不以押题为卖点)。一方面,考研辅导班拼命研究分析命题者的命题趋势与思路,真恨不得试卷归他们命题才好。另一方面,命题者为维护自身权威与尊严也不时关注一下辅导班的动态以进行反押题。然而,如果命题者不考虑实际情况,而纯粹为反押题而故意与辅导班唱对台戏:你说的考点、热点我偏不出,反倒专考你没讲到的,生僻的,甚至你分析说不会考的地方,真要这样的话,那后果将是不可预料地混乱。相信大多数命题者还是愿意走稳定路线而不愿试试水深,毕竟众怒难犯。但凡事总有特例,2003年政治科的个别题就因类似原因遭到过广泛的争议。从上面所分析的这对矛盾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即考研从考热点逐步转变到了考次热点。这也是被近年考研实践所证明了的事实。比如,在2005年,几乎所有的考研辅导班都宣称热点专题十六届四中全会将是政治科考试的重中之重。但最后试卷在中对此的考查并不多。明显的是有意退而求其次。

接下来,我们分析考生与命题者之间的关系。对命题者而言,都有个命题宗旨,准确地说是考题的难度系数。通俗地来讲就是让相当部分的考生能考过线,但要控制高分比例。对考生而言,当然是分数越高越好。因此,这无疑就在告诫我们,如果你的要求仅仅是稳当过线,那复习的时候就应该抓基础,抓重点,抓主要部分。没必要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纠缠不清,浪费宝贵而有限的时间。我经常在网上某些考研论坛上看到考生请教版主一些没边没谱的哲学问题。真不知道他们是为考研还是立志研究马哲。

如果说考生与命题者还有统一之处的话,那这种统一则主要体现于考研辅导班中。考生和命题者就好比一条河的两岸,而辅导班无疑是连接二者的桥梁——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坐船渡河或者游过去——不管考生自己是否承认或者已经意识到,绝大多数考研者在备考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受到过考研辅导班的帮助和影响,只是方式的不同而已:也许你是直接听过辅导班的课,也许是传抄过别人上课的笔记,也许你用过辅导班编写的复习资料,又也许你从别人口里辗转得知从辅导班传出来的各种考研信息……这一切,表明辅导班在广大考生备考阶段起到的积极作用是不容抹杀的。既如此,我们对考研辅导班则不能报以不屑一顾的态度。虽然确实有一部分人从没上过任何考研辅导班一样能拿高分,但实际上,报班的考生远远超过不报班者,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考研辅导班的成效是被历年考研实践检验过的。当然,当前的辅导班良莠不齐、鱼目混珠。我们抉择之前,还是应该多寻访、细打听。此外,根据以往的经验,越临近考试,各辅导班的信息越准确真实。即使押不中真题,也常常能打几个擦边球,这种不可多得的机会往往就能被敏感和善于发挥的考生牢牢地把握住。

前面提到考生选择考研辅导班应该谨慎的问题,这其实就是考生与考研辅导班之间的搏弈。一方面,辅导班希望自己的规模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强,最好是能成为业界航母,一统河山。另一方面,考生也想选择师资力量强,实力雄厚,对自己考研确有帮助的辅导班。然而,怎样才算是“对考研有帮助”呢?一个已经被大多数考生接受的,最直观的衡量标尺就是该辅导班猜题命中率的高低。于是乎,每次考研刚过的那几天,是各个考研辅导班做广告宣传的黄金时期。广告词也是无不尽其所能,但大体内容都是相似的,今天这个说直接命中50%的题目,明天那个说90%以上的我都有涉及,并总能煞有其事地列出长长的与真题对比的命中表。我们应该承认,这其中确实有一些辅导资料对考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是还远不及广告里所宣称的效果。其实细想一下,一本考试大纲摆在那儿,几位专业老师根据考试范围编的一本考研书,多多少少总会碰上几个题吧!猜得中是必然,猜不中才是偶然,但对于考研辅导班的猜题押宝寄予过高的期望则是很不明智的。那些所谓的“命中率”只不过是各考研辅导班为争夺生源而迎合某些考生侥幸心理的一个口号和手段而已。因此,我们在选择辅导班的时候可千万别被天花乱坠的宣传广告迷晕了头,关键还是要考察其真正实力。最简便的方法是征询和参考一下学长们的意见和建议。

以上即是本人对考生、命题者和考研辅导班三者之间搏弈关系的一个简单分析。最后我想提到的,是一场特殊的搏弈。这是发生在我们自己内心深处,或许连我们自己都没有觉察到的斗争:是坚持还是放弃?这是个问题。我在另一篇文章里说过:考研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更是一项繁复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遇到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你想得到,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比如漫长、孤独、枯燥、苦闷、紧张、底子薄、时间短、压力大、信息少、环境差……也许你会松懈,你会迷惘,甚至会想到放弃,但重要的是你能否重新振作和找回前进的方向。我想用一个故事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这个故事本意是教导我们如何做人,但我认为做人做事在很多时候是相通的。故事的名字叫《两只狼的交战》。

一位年迈的北美切罗基人教导孙子们人生真谛。 
他说:“在我内心深处,一直在进行着一场鏖战。交战是在两只狼之间展开的。一只狼是恶的——它代表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傲慢、自怜、怨恨、自卑、谎言、妄自尊大、高傲、自私和不忠;另外一只狼是善的——它代表喜悦、和平、爱、希望、承担责任、宁静、谦逊、仁慈、宽容、友谊、同情、慷慨、真理和忠贞。同样,交战也发生在你们的内心深处。” 
听完了他的话,孩子们默默不语,若有所思。 
过了片刻,其中一个孩子问:“那么,哪一只狼能获胜呢?” 
饱经世事的老者回答道:“你喂给它食物的那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