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造价能力那是有目共睹的,从硬件到软件,可谓包罗万象。昨天看电影《逃出克隆岛》,里面居然也有调侃中国假货的台词,其实注意一下最近几年的外国大片,也有类似的台词。
这世上什么东西只要拿给中国人看一眼,就能给你造出来,管你费了多少脑力,花了多少时间,投入了多少资金。有的国外的博览会就严密监视中国人,不准他们拍照、录像。因为以前他们的东西刚摆上展厅,就有中国人拿着相机拍照后传到了中国国内,等他们的产品进入中国时,这边已经卖得差不多了。况且中国仿造的东西价格要低得多,也不要打什么牌子,就靠卖数量赚钱,你想查也挺费劲的,当然质量也是没什么保证的。不过这倒也适合中国国情,提升中国发展的速度。就像盗版书,爱看书的人买不起,买得起的又不看,纯粹是装门面,所以盗版书备受爱书,又囊中羞涩的读书人欢迎。
以上是造硬件的假,还不算什么,我最佩服中国人造软件的假。
这里的软件不是指电脑软件。而是指非实物的东西。比如说,某些人考不起研究生,又想读研提升一下档次,于是就有了所谓的“教育硕士”、“体育硕士”、“艺术硕士”等等,这些巧立名目的东西,避开了国家统考,是各个领域,各个学校自己运作的一个名头。这样,学校能够赚点钱,某些人也乐于去读,真是瞌睡遇到了枕头,干柴遇到了烈火。可以预见,今后还会有“文学硕士”、“理学硕士”、“IT硕士”等等等等,中国人这方面的智慧可是无穷的。
你说中国人有创新能力吧,诺贝尔奖提不了名,科学研究上没啥大成就;说没有创新能力吧,造假、设名目的本事无人能及。外国人就知道一五一十地按规章制度来,钉是钉,铆是铆,哪有中国人会变通、脑子活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