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地产众筹听起来很美,玩起来咋样呀

(2015-05-31 19:06:58)

 

只从总理提出了互联网+之后,互联网这个概念可谓成为大家的口头禅,而由互联网思维带来的一系列新鲜名词更是充斥着媒体的版面,而关于房地产互联网思维的更是在楼市不好的情况下成为人们对房地产业诟病的有一个理由。

早就有人说雷军的粉丝经济模式要打破房地产业,甚至更有人说要干死房地产,外面一片热闹之声,可是雷军对自己进入房地产貌似没有公开的言论,表面看起来他和房地产业之间的关联暂时很少,非要说关联的话有三个:1)雷军公司使用的有办公室;2YOU+公寓雷军投的有银子;3)买小米房子的人都需要住房子(新鲜,谁不需要住房子)。这样看来雷军的和房地产之间的关联仅仅是第二条:小米公寓,第一和第三其实都是有些扯的。其实即便是小米公寓也仅仅是因为和雷军扯上点关系才有名气的,先不说小米公寓仅在广州有,貌似北京的刚落地,总共不足6万平方米对于全国的房地产市场来说不足挂齿,虽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是毕竟需要时间不是。就其产品本身来说YOU+公寓真心做的很一般,所以指望雷军来打破房地产的原有格局只能异想天开,痴人说梦。

不过网络上关于房地产业互联网思维的东西还是占据着很多版面,最常被提起的无非是O2O还有房地产的众筹,O2O能够发展成什么样的东西还真心不好说,但是用一句非常冠冕堂皇的话可以概括: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我们说说另外一个比较时髦的词汇:众筹。众筹在房地产业,尤其是在我市的房地产业有戏吗?如果我贸然地下个结论说有戏或者没戏的话大家还会有疑问的。所以还得绕个弯来说。真麻烦啊!

没有去百度众筹的学术解释,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谈谈吧。房地产的众筹其实是分两部分的:一是投资众筹,二是居住需求众筹。

我们先放下第一个不说,说居住众筹吧。其实在以前就有类似的做法,叫合作建房,有人貌似在温州搞,搞起来没有不知道,反正在当年房价飞涨的时间他算出来的合作建房的房价貌似只有市场售价的三分之一,所以媒体上轰轰烈烈的,后来据说还跑北京,成立了一个叫万人购房的组织,结果到现在还没有建起来一栋楼,原因很多。而一些开发商在刚刚拿到土地还没有开工做的定向开发,比方一些地方的公务员小区就是这样建起了的,这可以说是众筹居住的成功案例,除了单位出面向开发商团购房子之外的依靠个人力量,合作建房的貌似没有一个成功案例可查。足见住房众筹难做。那么投资众筹怎么样哪?

第一个是说一些人手里有一些碎银子,没有投资途径,看好房地产市场,然后有一个或者若干个人发起成立一家公司,大家兑钱一起做一个项目或者若干个项目,或者是一个已经存在的房地产公司,也有专业经验和一定的资金,但是不够,怎么办?凑集资金呀。方法有多种:银行贷款,投资公司融资,个人借款,这些无法是支付利息与利润分成,前者叫抵押担保贷款,后者叫股权投资。而现在时髦的众筹应该属于后者。

成立项目公司的众筹其实就是类似于找项目合伙人,网络上有有经典的话:合伙合的不是资源,是合性格,合心态。

好了。就这几个字,注定在目前当下的阶段,众筹这个十分时髦的词汇和事情,在我市房地产界发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上周有一件事情影响着本地的楼市,29日政府出面收购3800套住宅成为公租房的事情抽签了。有若干个项目中签,缘何要抽签哪?原因很简单,僧多肉少不够分。想让政府收购的项目有点多,而套数有限,为了显示公允,没有办法,政府只能抓阄了。同时政府公布了收购价格:最高不超过三千元。那么问题来了。这么便宜的价格还争先恐后去,这除了被收购房子免收房地产开发税、城市配套费之外,显然是诸多的项目资金确实紧张。资金紧张的原因十分简单:从前年11月份开始房子一直不好卖。另外是我市供应量确实有点大了。

供应量缘何大,原因很简单,一是前些年房地产市场需求大,房地产来钱快,所以有点能力的人都进来了。进来不是合作,而是各自为政,原因是大家都想做主,不管懂不懂房地产都想自己说了算。这就是中国人的“宁为鸡头不为凤尾”思想作祟,所以本地企业中除了昌建是个例外外,其它几乎都没有做大——没有做大不是说企业资产增值小,而是几乎没有走出去,都是各自占山为王,有几个起初合伙的吧,一个项目没有结束就散伙的大有人在,原因就是一个比一个牛X,都想按照自己的思路开展工作,而没有学会妥协。合伙前提就是要学会放弃,放弃自己的很多观点与想法,寻求平衡点。要么就是把钱凑集完以后,所有投资者都做甩手掌柜,不过多参与运营,让专业团队来运营。这在我们这样的城市几乎是不可能的。原因是我们是老板,不让我们参与具体事务,门都没有。

所以现在时机不成熟,众筹在我们这里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就像20144月份以前你要是劝说开发商把房子的优惠幅度增加三五个点,那是异想天开,比割他们肉都难受,现在房子3000卖给政府还要抢着卖,没有办法。都是市场逼的了。而众筹这个事情,还不到时间,时机不成熟的话,自然而然就会能够运作。

众筹说到底无非就是分利益,担风险。合伙人要放下性格。现在情况下人人都是大爷的,谁愿意呀。所以众筹这个听起来很美的新思维,在我们这个城市暂时没有戏。没戏的原因是有钱人都比较任性,比较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