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转好尚未明朗,市场去化依旧艰难
(2015-04-26 16:03:25)周六从老家去苏州,躺在火车上刷微信,看到有关部门发布的河南省一季度市场情况,一季度全省一共实现销售额459.72亿元,同比下跌15.4%,成交面积1010.24平方米,同比下跌11.1%。而我市的相关数据更是可怜人,成交金额3.13亿元,同比下跌33.7%,成交面积6.97亿元,同比下跌45.8%,在统计的18个地级市,十个省直管县中,成交金额排名20位,其中省直管县中的固始4.88亿元,永城4.7亿元,巩义8.42亿元,我市成交金额连巩义的一半都没有,成交金额占全身成交金额的千分之六点八,成交金额降幅列全省18个地级市10个直管县第七位;成交面积全身排名同样排名第二十位,降幅列全省18个地级市10个直管县第六位。
尽管330的新郑已经出台近一个月,然而市场形势依旧是不温不火,甚至是还不如新政公布后的起初几天。
我们看到上周在会展中心举办的春季房展会上虽然参加展出的房地产开发商家数比以往还要多,但是市场反应平平,而在近期各个项目为了吸引人气,更是想尽办法来促销,就在房展会开幕的当天,建业举行了万人健康暴走活动,虽说不足万人,但是几千人还是有的,所有参与者每人一件T恤,加上广告的宣传费用,几十万元的花费是一定的,而周六由昌建国际项目组织的新常态下的经济论坛也大张旗鼓的举行,由著名的女经济学家叶檀女士到我们这样的小地方开坛授课。话说这个花费也是不会低于建业的项目的,同时由昌建海南项目举行的有关健康养生的讲座也貌似在近期举行,具体时间没有详细记。我在微信上评价道:都是蛮拼的。话说不拼没有办法呀。不然建业也不会在全省举行“23”活动,每个项目推出23套房子,优惠23%,这可是少有的幅度呀,降价就以为着割肉,就以为着降低利润,如果是有办法谁舍得降价呀。中国人历来都是买涨不买落的,降价的效果未必好,究竟怎么样冷暖自知呀。
说到这里还是有必要翻翻旧账的,去年7月间,市房管局有关科室给我提供一些资料,主要的数据我想给大家在释放一下:1)过去已经开过的项目中没有售出的;2)已经取得了开过许可证,而尚未开工的;3)仅仅通过招拍挂取得土地而没有进一步动作的;4)召陵区行政区划内没有可以供开发的;5)淞江新区;6)沙澧产业聚集区可以用于开发的;7)西城区可以开发的;8)老城区内去年和今年计划旧城改造及都市村庄改造项目。这些加起来如果按照容积率3来计算的话起码能够建73万套房子,每套房子按照3人计算,可以够218万人居住,即使按每套居住2.5人计算,也可以够178万人居住,大家知道咱们漯河一共多少人吗?264万,可怕吧?
而就另外的一个数据是现在正在施工的面积,即使不再增加新的施工面积,其中尚未销售的房子按照过去五年的平均去化量计算的话即使三年内没有新开工项目也卖不完,而按照市场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去化量保持在9-15个月是正常的。而现实是现在依然有大量的项目前赴后继往前冲。
在2012年末时间我就说未来两年去化最困难的是召陵区政府附近的项目,而到2015年去化艰难的区域将会转到西城区,大家有时间的话去那里看看吧。那里已经排兵布阵,一场厮杀将会在今年第三季度开始,而明年将会是十分惨烈的局面。有钱的主不妨等到今年年底或者明年等着买那个区域的以各种名义促销的特价房。
在建业森林半岛开始销售时间我曾经提醒:开发商们要小心了,日子会不好过,因为竞争加剧,几年过去了,不但本地开发商难过即使外来的大佬日子也不那么好过。不然大家不会那么拼地想各种各样的办法去吸引眼球,吸引人到项目去。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实今天的结果是过去几年造成的。而现在仅仅考虑如何去化的话,还是仅仅把眼睛盯在卖房子上,或者仅仅只考虑把小区设计的漂亮一些,甚至是把所有的心思花在如何说服政府提高容积率,节省成本上的话,作难的还在后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