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之动力
(2013-06-06 08:50:46)
最近央视在二台连续报道我国一些重点城市的水源地出现的种种被污染的现象,就连我国著名的一类水质的千岛湖也因为周围的各种违章建设而受到威胁。联想到我市今年春季两条河流同时出现的污染事件,我们不由得担心我们的饮水安全问题。
昨天上午和我服务的一个开发商谈到我市的城市环境时他说:前几天,在位于阳光水岸的家里接待来自郑州的几个朋友后,一起到澧河太行山桥至107段的北岸散步,他们边走边感慨:你们每天过的都是神仙般的日子呀。
其实就在上周一我同样带一个郑州的朋友沿着澧河北岸从体育场南边向东走,然后过太行山大桥之后沿着南岸走嵩山路到康乐宫那里,我们是夜间行走的,他被两岸的夜景所折服。为我市能有这样大手笔的打造出沿河风景带的而艳羡。
那天我在我们的聊房吧上谈到我市可以借助我们的优势来提前规划,打造度假城市,开发度假地产,进而带动我市房地产走向更加宽阔的范围,同时也增加我市房地产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时,有朋友不屑一顾地说,就漯河也能发展旅游?我说不是旅游,旅游是一种观光式的,是你没有见识过的,然后去增加见识的,回去之后还附带着炫耀。他马上说你说的多么的可笑,就我们这里还发展旅游,还让人家回去炫耀,炫耀什么?我说你没有看明白,我说的是度假。度假是区别于旅游的一种放松身心的休养、养生行为。旅游一般情况下去一次就行了,而度假是可以多次的,长时间的待在那里,是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家庭,待在那里停上几天甚至是几个月的时间。
我还在那里说你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确实的,我们因为从2007年开始打造两河四岸的城市景观带,经历这些年的开发建设,城市环境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整个沿河开发的工程量现在仅仅完成了约三分之一的项目,未来全部完成后,我市两河四岸几十公里长的景观带只要展望一下是多么的美好,而这仅仅是我市城市环境建设的一部分,据我所能知道的还有西城区18公里长的人工水系工程现在已经在逐步推进、月湾湖工程部分已经建成,食品节期间音乐喷泉与水幕电影每晚吸引几万人到那里观赏,北面的也已经开挖;还有引澧入沙工程也会在不远的将来动工;国家级的河南沙河湿地公园项目已经被国家批准;占地6000亩的凤凰岛度假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中;几千亩的双汇国际水城项目方案已经经过多次修改;引沙河水黑河的汾河工程也在准备施工中;而我市正在规划的漯河新区,是请著名的城市策划大师王志刚先生担纲概念性设计,要打造一个休闲之城.......这些仅仅是我作为一个地产观察者从政府公开资料所获得的信息,还有一些信息因为时机不成熟政府尚未公布出来。
我们从上述的种种信息中不难看出,若干年后我市江北水城的特色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而宜居的城市功能将会更加的凸显。上述中我已经提到了度假是区别于旅游的一种休养方式,我在前面的《发现城市之美》中已经谈到了度假与旅游的区别和度假所需要的条件,从那里我们不难看出来我市完全具备有作为度假目的地的自然条件。如果政府在今后的城市规划中规划将来成为度假目的地的公用设施、并引导开发商研究度假地产的特性开发适合度假的房地产产品。全市采取适当的方式积极对外传播城市适合度假的城市形象。那么我市不仅会在城市规模上迅速膨胀,房地产快速发展,而且会带来可持续发展的度假收益。
本人以为,美好宜居的城市环境远远比引进几个世界级别的五百强企业更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一个企业虽然能够暂时给城市带来就业、税收等,毕竟现在企业竞争激烈,各地为了吸引企业进入本地都会在土地、税收等方面做出极大的让步,同时一个企业的发展并不会像人们设想的那样一直好下去,比方柯达这个曾经占据世界一半胶片市场的企业,因为技术进步现在一直几乎找不到它的影子,而前几年占据市场份额一半的诺基亚手机现在市场上也算是凤毛麟角了。但是作为休闲度假目的地确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然前提是你要珍惜这样的天赐,保护好我们水源,把她当做我们的生命线来对待。
打造城市环境,使之成为适合度假目的地的优美之地之后可以说是永续经营的一种资源,是一次投资几百年上千年受益的事情,因为随着经济发展,能够实现财务自由与时间自由的人会越来越多,而度假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样势必带动度假目的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我市现在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来看,我市城市建设着已经站到了这样的高度,这势必为我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前一篇:制度歧视与城镇化路径
后一篇:不可想象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