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北京地铁一号线转十号线国贸站的途中,走在我前面的一个小兄弟嘴里在骂人,大概是因为自己硕士毕业了也因为北京市出台的政策导致他无法落户北京而发牢骚。其实这样的牢骚在微博上早已经存在。
昨天回到郑县,在高铁站等一个从武汉来的朋友,然后和她一起没有出郑县的高铁站就坐高铁不到四十分钟就来到乡下,而对方有于昨晚坐19:37分的高铁从乡下返回武汉。
在郑县等火车时间简单向她介绍了郑县的发展历史:1896年开始修建京汉铁路时间郑县不足3万人,等到京汉铁路修通后郑县的人口达到了近三万人,后来又修建了龙海铁路,郑县开始聚集人口,然而直到1952年河南省委省政府从开封搬到郑县之前,当地的人口仅仅12万人,随着省委省政府搬迁到郑县,人口开始出现人口激增,即便是这样,到上个世纪我上大学期间郑县的人口还在一百多万徘徊。
即便是在1992年南巡讲话发表之后郑县的人口膨胀速度还是按部就班地发展。后来郑东新区开始规划,随之而来的是户籍政策的放开,当时郑县的规定是:凡是在郑县购买房产的均能够全家落户,凡是有大专以上学历的都能够落户,凡是有郑州市户籍愿意接收的都可以落户。正是这样的政策存在郑县的人口迅速膨胀,截止目前人口已经突破700万人,而郑县规划的城市人口是1000万,郑县也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世界级的特大型城市。
那么什么是支持郑县城市人口的迅速膨胀的哪?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是政策诱发的郑县城市人口的急速膨胀。而和它仅仅有70公里之隔的几朝古都开封城市发展一直止步不前。自从1952年河南省政府从开封搬迁到郑州之后一蹶不振,现在城市人口还不足120万人。
这仅仅是是因为郑县因为成为河南省会的一个个案,其实同样的个案俯首即是,比方深圳,一个完全靠政策与制度造成的。
现在城镇化再次被提到一个历史少有的历史阶段。那么说城镇化究竟如何走,如何达到均衡发展和协调并进哪?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过往的历史现状是:大城市拥有更多的资源,这些资源涵盖了:政治、经济、技术、信息、网络、资金、人才等,正是因为这些东西的存在,导致了资源的分配的严重不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我在北京的任何一个地铁站就可以以20元押金,不凭借任何证件在2分钟内办一张交通一卡通,这张交通一卡通不仅能够乘车方便,而且价格优惠,乘坐普通公交车一次仅需0.4元。而我现在所在的乡下,一个不足70万人口的城市,公交车是这样的:六站以内1元,超过六站(不含六站)1.5元。而这里的人均收入仅仅是比北京的一半多点。缘何会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这里的城市交通政府不但不补贴,反而还要收取很多税费,而据说北京每年仅仅花费在城市交通上的补贴就突破百亿元。正是因为北京各种各样的制度优越导致了虽然在2009年喊出“逃离北上广”之后的2011年又重新出现了“重回北上广”的现象,何以如此?就是因为北京在很多方面具有着绝大部分城市没有的制度的优势,而相对于下面的城市来说则存在着严重的制度性歧视。所以才会那么多的人一直往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挤。
昨天带朋友在乡下逛河滩绿地时间告诉她,在这个生活惬意的乡下,没有必胜客欢乐餐厅、没有哈根达斯、甚至没有DQ。
我在县城接的房地产销售项目,带着市区的女孩子到那里,开发商自己开的有酒店,给我们提供标准间,每顿饭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一元的餐费,同时其底薪高于市区、提成的点数也高于市区,即便是这样,那些来自城市的女孩子也不愿意在那里工作,后来我了解到:在县城里,服务行业的工资都会高于市区。究其原因就是很多配套设施不行,跟不上在市区生活惯了的年轻的80、90后的生活习惯,所以单纯地说城镇化几乎没有意义,因为现在所有的制度设计都是带有歧视性的,这些歧视性的政策导致的是城市越大越具有吸引力。
郑州是为了富士康的落户,据说除了土地给予优惠外还给予几十亿的配套资金,这些比着西安为了吸引三星电子落户西安要补贴3000亿来吸引三星。这些资金假定能够投放到乡镇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哪?
但是无论是富士康落户郑州还是三星落户西安也好都会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给出的那些优惠政策,更为重要的是已经具有的城市规模、人口素质、经济总量的吸引,这些企业肯定不会建在原离主要城市的落后山沟,原因是没人愿意去,而同时这些企业的进入也会加剧所在城市的人口聚集,富士康在郑州未来的用工人数是30万人。而这些人又不会仅仅在富士康公司内部解决婚姻问题,所以也会带动一部分他们的配偶落户郑州,而为他们服务的涵盖餐饮、商超、银行、网吧、物流、医院等等都会聚集人口,而富士康本身巨大的产值和创汇也会给当地政府带来可观的税收同时物流、航空也也会随之发展。仅仅是一个富士康所能带来的城市化人口就会突破50万,这相当于很多县的一个县所管辖的人口。这一切都是制度设置所导致的。
大城市为了吸引大项目往往在政策设计上给予极大的倾斜,这是中小城市及乡镇无法具备的,这也是我国城市化目前状况是城市越大西服能力越强,而下面的农村几乎十几年来停滞不前。这也是城市摊大饼式发展的重要原因。
不知道现在讨论热烈城镇化的制度设计上是否还是延续着过去的政策对于下面城市
前一篇:城市,让你我生活是如此的美妙
后一篇: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之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