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无锡
(2010-07-27 22:44:07)
标签:
饮食美食酱排骨鸭血无锡杂谈 |
分类: 杂谈 |
文化是一种传承。地域决定文化,而作为亚文化的饮食同样具备有强烈的地域色彩。
走过几十个城市,呆过三个月以上的也有十几个吧。谈起对各地的印象来,除了当地的人文景观与自然风貌来。在能想到的自然是饮食了。
我虽是一个一事无成,碌碌无为之人,因为没有远大的志向,没有成就大业的任性与胸襟,所以对于一些小的事情来自然就会有时间来关注了。
在无锡居住时间对于无锡的饮食是十分的喜爱的。因为租住在风雷新村那里,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都市村庄,住的房子是原始的自然江南民居,带有庭院与天井的房子,我租住在前边,房东一家在后边,中间隔着一个不大不小的天井。大哥一家是个热心肠的人。当时带着孩子和他妈妈一起,我们做饭时间,大哥大嫂还有他们家的女儿都会盯着看。看了几次之后,他们全家人发话了:你们河南人吃饭也太简单了吧?来我教你们做菜。就这样我开始跟着房东大哥学做菜了。先后学会了无锡风味的酱排骨、红烧肉、以及清蒸太湖大虾、还有阳澄湖大闸蟹等品种。尤其是学做的无锡风味的红烧肉,做出来是红中透亮肥而不腻,凡是吃过我做的这道菜的人都只夸我做的味道好。
那时间阳澄湖湖大闸蟹还没有现在这么贵,活的也就是四十元一斤,大哥帮助我认识什么是公蟹什么是母蟹,什么时间的最好吃。采用什么方式做,怎么吃,配什么料,这一切都一一教给我。
不过要说无锡的饮食来不能光说我自己做的,还有到无锡的名店去品味。
首先无锡最为有名的地方小吃当属酱排骨。酱排骨是无锡几百年的传统名吃,选取上等的肋排,经过一道道的工序加工之后,一道无锡风味的酱排骨就出来了,无锡特有的酱香,夹着特殊工艺出来的排骨一块块的,红的发亮,由于加了绵白糖的缘故,那种透着光亮的排骨看起来晶莹剔透,吃来了更是没的说,一到嘴里,稍微用舌头一拨拉,肉和骨头立即就分离了,一种香滑的感觉充满口腔,由于江南人特有的喜欢甜食,所以酱排骨带着绵白糖软滑的口感与甜味,还有微微的酸味,甜中带酸,酸里带甜。再加上江南特有的香葱和香菜,吃起来更是增添了不少的味道。一般的饭店都会有这样的一道菜,而外地游客要想给家人捎带一些的话,大的超市都会有真空抱装的,当时半斤装的大概不到二十元一份,要想买到正宗的无锡酱排骨需到到位于无锡最为繁华的商业街——中山与学前东路交汇的地方,那里的三风桥老店的是最具无锡特色的,那里整天顾客盈门。主要卖真空包装的方便易带的酱排骨。到无锡旅游的人除了带几把宜兴的紫茶壶和游玩太湖与灵山大佛外,带几包酱排骨是必不可少的,到了无锡假定没带上几盒三风桥的酱排骨等于说没去无锡。
另外一个是茶干。使用豆腐做的,现在火车上都有卖的,我第一次是在火车上吃的,感觉不错,吃着根本不像是豆腐,倒像是某种肉,既有茶的香味,又有豆腐那种粗糙的质感,同时也许是加工是用过骨汤之类的沁泡的缘故吧,所以总是有些肉香存在,这个东西本人依然是推崇三风桥的。
江南的饮食都是放糖的,要说无锡早餐的话最应该提的就是无锡汤包。也就是小笼包子,无锡的小笼包既没有开封的小笼包“提起来如灯笼,放下来似菊花”的形象比喻,也没有天津的狗不理那样名扬四海,但是就本人而言,还是钟情于无锡的汤包。采取上等的瘦猪肉做馅,再陷中放进了一些白糖或者是绵白糖,做好后同样是透亮的,薄薄的一层面皮可以看清楚里面的一团肉馅。拿筷子夹了沾着江南的香醋和味精,吃起来香香甜甜,又有些许的酸味。醋的酸味恰到好处地抵消一些甜味。一口下去,味美的汁液会顺着嘴角流出。一口一个是我们北方人的吃法,据我观察,无锡当地人要分几口吃完,中间还要占些醋汁。
吃完小的汤包,还有大的包子,无锡最为有名的大包是位于市中心的学前东路与解放东路交叉口的龙凤大包,一元钱一个,每天下午大概是4点左右开始卖,冬季时节大概不到六点就卖完了,每天排队买的人有几十米长,去的晚了肯定是没有的。那里的大包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大,且馅料实在,一个包子有拳头那么大,整个馅料就是一块如鸡蛋般大小的瘦肉加上江南特有的香葱与其他调味料之类的,作为 北方人的我在那里时间,几乎每周都要买一次,买到手里之后当着那些排队的人,也不顾是否儒雅,就拿出一个三四口就消灭掉了。虽然这样的大包也加了糖,但是没有汤包那里面的糖多,只是稍稍有些甜味。吃起来非常的带劲。
无锡另外一个好吃的小吃当属鸭血粉丝了。江南雨水比较多,到处都是池塘,所以养鸭是在自然不过的事情,有鸭自然就会有鸭血。怎么办吃呗。其中鸭血粉丝煲是最不错的一种吃法。白白的粉丝配上切成小薄片的鸭血,在湿冷的冬季来上一砂锅是逛街人士的最好选择,北方人的话再加上红油,光滑细腻的粉丝,陪着鸭血,加上辣辣的红油趁热吃一碗之后出上一头的汗,给湿冷的冬季增加些许的热量。然后拉上女友继续在全国商业示范一条街的中山路逛它了天昏地暗也没事。
下午四点左右,在无锡的一些背街小巷,一种当地另一两种小吃就会被推车推出来,一个是小混沌,另外一个是豆腐花。
小混沌其实还是馄饨,之所以说它小,是因为她个头小,皮薄,包了精瘦肉的小混沌在推车上的木炭火上下到锅里不消两分钟就得捞出来不然,就会全部煮烂在锅内,皮薄的似乎一吹就会吹透一个洞。里面的鲜肉做的馅很少的一点,加上一些香葱和香菜看着粉红的肉,嫩绿的青菜,垂涎欲滴。煮熟后盛进非常精致的小碗内,一点点的,事先已经加了味精,鸡精,等到馄饨进碗之后再加上一点点的小香葱和些许的香菜,还要点上一点的麻油,这时周边马上充满了香气几乎每天这个时间我都会花1.5元给我刚学吃饭的儿子来上一碗,因为这个小馄饨皮薄陷少容易消化,一进到口内不用咀嚼只需舌头扁几下马上就会成为碎片。儿子这个时间早已哈喇子流的老长,蹒跚着脚步往碗前凑了。
豆腐花是和北方的豆腐脑类似的东西,但是豆腐花更适合地域特色,豆腐花的质地更加的细腻这是符合江浙一带人婉约的性格的,所以吃到嘴里就像是没有吃什么东西一般。滑腻的一下子就进到了肚里。
其实无锡的小吃是非常之多的,有机会的话您还是亲自去品尝一番。离开无锡十年了。虽然中间2005年的9月曾经带着一大帮人去过,但是由于形色匆匆,再加上那些都是我的客户,所以不可能带他们去背街小店品尝,都是在入住的酒店吃饭,因此等于有十几年没有品尝过了,去无锡的朋友你要想吃到真正的特色风味小吃,就去那些背街小巷转悠,当然其实任何地方的名吃都在一些古老的城区不显眼的地方。
吃住在无锡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一直到现在我都耿耿于怀当时不如不听单位的调遣干脆辞职留在无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