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方政策出台磨磨蹭蹭羞羞答答只为地方利益考量

(2010-05-29 19:43:19)
标签:

房产

财经

基准地价

房价

上海

分类: 地产

中央楼市新政已经出台一月有余,然而地方政府的配套落地政策却迟迟不愿出台,即便是出台,也只有北京的政策比照中央政策制定了严厉的措施,而随后出台的广州、深圳的实施细则则都是不痛不痒的,特别是对于购房套数的限制方面,两地的政策几乎如出一辙,根本不予限制,而上海的实施细则则是千声万唤不出来。

打击楼市的配套措施在中央政府政策出台一月有余之时,上海的政策还没有踪影,其它二三线城市更是采取冷出来的方式。而不像2008年金融危机之时,中央政府还有出台相关措施,各地政府纷纷减免税收,印制购房券,直接货币补贴等方式来刺激楼市回暖,更有甚者喊出了:购房就是爱国这样雷人的口号。

纵观这两次截然不同的反应,足见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对于地方经济的绑架之深。所以出于自身经济发展、GDP的考虑,所以地方政府对于中央政府的楼市新政响应者寥寥无几。更别指望出台更加严厉的政策了。

2008年郑州的房价稍有下滑趋势,郑州市政府马上出台了调整基准地价的措施,在原来的基础上,基准地价平均上涨1000/平方米。还没有看到房价下降的市民发现房价随着基准地价的调整马上应声而涨。

土地资源牢牢地把控在地方政府的手里。地方政府就是通过对土地的供应量、工地速度和对于项目的审批速度与节奏还有审批规模来牢牢把控土地价格、并通过土地价格来拉升房价进而获得更大的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开发税收。

某地政府准备出让一块土地,有外来开发商十分看好这块土地,势在必得。当地的土地储备中心在私下暗自和当地的开发商串通一起来哄抬地价,最后致使开发商以远远高于预期的价格拿下那块土地,这样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一举两得,地方政府由于太高了地价获得更高的土地收益,而本地开发商因为外来的开发商高价拿地势必拉高房价,先前取得土地的本地开发商坐地升值,在原本各项成本几乎没有上涨或者上涨很少的情况下,因为外地开发商拿地价格高而抬高房价,本地开发商就坡下驴,跟着涨价,这样既增加了开发商的利润,同时因为房地产开发税以及交易税等税种是随着房价变化的,所以当地政府也在房价上涨中获得了更高的税收。地方政府可谓是多方受益,因为与其说是开发商绑架地方政府或者地方经济,倒不如说地方政府利用垄断土地的手段任意操纵地价、房价以求获得最大的收益。高房价的最大受益者是地方政府,所以各地配套措施迟迟不出台的因素也就在于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古老也时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