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地思考,世俗地生活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哲学地思考,世俗地生活
题记: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近期,把李泽厚先生的《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中国当代思想史论》重新研读一遍。
第一次研读先生的书是上大学的第一年,那是刚刚进入大学,开始看国外的小说,很多小说艰涩难懂,没有办法就去看文学评论,人大的复印资料中的外国文学评论部分是每期必看的,这个时间接触到了先生的《美学四讲》,然后知道他是朱光潜老先生的学生,由此是先生的书把我带进了美学书籍领域,进而去拜读哲学著作。
大学是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上的,当时各种思潮活跃,我试着看斯宾塞、胡塞尔、萨特、尼采等人的书籍,最为难读的是《存在与时间》。先后读了三次都没有看完,后来这些东西因为难懂,加之自己的生活阅历有限,对待事物的看法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索性就放下了不读了。
在这期间因为阅读尼采的书籍,所以知道了周国平,就去看周国平的文章,周的文章不但没有让人艰涩难懂的东西,并且阅读起来是一件十分赏心悦目的事情,正如他自己所言,我是把哲学的东西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的,把深奥的道理利用平实、朴素的言语表达成美文,加之周国平上海人细腻、平和的心态还有内向的性格,所以其写作出来的作品成为时尚的美文,以至于在知识界有着这样的说法:男人要读王小波,女人要读周国平!
周国平就是一个用哲学去思考,然后世俗地生活的人。
世俗地生活不是市侩的生活,而是按照一般的正常人的生活来过日子。并不是一个因为自己是一个学者,一个哲学学者,就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不近人情的态度与做派。
于丹说:我回家从来不把脑袋带回家。说这话是别人问于丹,作为一个博士、一个著名的文化学着,一个从事古典文学的研究者,如何把握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的。于丹说一个女人无论在外如何叱咤风云,回到家里还是应该做回女人。柔性之美是女人最为曼妙的妩媚与可爱之处。所以回到家里的于丹就是一个小女人,而不是大学的教授,也不是百家讲坛的孔子学者。人说,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家是一个讲爱的地方。
说要哲学地思考就是要把握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理智地对待世间一切事物。不浮躁、不攀比、不违规、不犯法。世界的纷乱庞杂使我们容易迷失方向,我们要明白什么是人生的终极意义,不能被一时半会的诱惑所牵制。不但要有结果的合乎社会的逻辑与规范,过程也要合乎道德的约束。这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准则。我们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个上帝,我的上帝就是合乎社会规范地生活。这是我做人最基本的原则。也是我处理一切日常事务的出发点与归属。
对于金钱没有过多的欲求是我哲学思考的一个必然结果。没有过多的欲望,就不会去攀比、就不会为了一己之利去不择手段。就会活的自然,不卑微。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世俗地生活是我生活的另外一项准则。每个生命的个体存在一天就有存在一天的理由。萨特说:存在即合理!所以尊重每一个生命存在。善待周遭的你遇到的每一个人。就像昨天我和自己13岁的儿子说的那样:克制自己,宽恕别人。
友善地生活,善待自己周遭的每一个生灵。以感恩的心对待和你有任何接触的人,不苛刻,不放肆。以作善事来钝化心灵,以出色的工作来回报社会,以仁爱之心来感恩亲人,以宽宏大度来结交朋友,以慈爱之心来呵护孩子!只有这样才能活的自在、自然、没有噩梦惊醒的黑夜、没有忐忑不安的心情,才有一觉睡到大天亮的幸福。心安理得是最大的幸福。和和美美是家庭与社会的最高境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