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一个时髦的词汇就是低碳,那么作为一个人一生中有近二分之一在里面度过的住宅,我们何时能够享受到这样的生活空间哪?
2005年,张再东在北京推出一个项目——阳光上东
,主打广告语:告别空调暖气时代!当时这个项目在北京的地铁一号线和四号线内三个月内包下了所以站台的灯箱广告,销售价格比同一高出近一倍,购买者大部分为欧美及在欧美有有五年以上生活经历的人士,何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哪?原因很简单,就是在这个项目的
广告语里已经说的很明白:告别空调暖气时代!就是在寒冷的北京,不再使用传统意义上的空调与暖气,而是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新的建筑材料,利用地源热泵、太阳能等技术在住宅使用中尽量降低高排碳住宅部品。
最近,万科提出了绿色住宅的概念,既然是绿色住宅,那么低碳是最基本的要求;本月在北京召开的城市发展与住宅建设的论坛上,全国房地产开发协会会长顾云昌提出了未来住宅发展趋势:精装修、工厂化、低碳,本人以为,其实这是一个意思,精装修是指住宅在交付使用时已经是可以搬进去居住的,避免了二次装修时间的环境污染和浪费,集团采购的成本会大大降低,同时因为统筹整个住宅,所以装修材料也会做到物尽其用,降低装饰材料的使用,这是建筑阶段的低碳;同时工厂话生产,现场组装,万科在上海的一个项目已经实现了近40%的工厂化生产,这样势必降低在工地现场生产而产生过多的废弃物、产生粉尘、噪声污染等,然后是情理这些污染和边角余料所需要的排放出来的过多的碳,这也是生产阶段的低碳排放。
最为重要的是使用阶段的低碳排放。根据我们接触到的资料,一些完全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的低碳建筑物是不需要电力作为生活能源的,其中国内的代表有清华大学科研楼以及皇明办公楼。要达到这样的标准起码要采取以下全球领先的13项低碳技术体系:浅层地能系统——地源热泵、可再生资源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物理系统——断热铝合金窗、LOW—E玻璃、地板采暖系统、冰蓄冷系统、水软化系统、雨水手机利用系统、VRV变频多联机中央空调系统、全热交换系统、直饮水系统、中央除尘系统、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楼宇自控系统通过这些高科技系统消耗最少的地球资源,使用最少的能源产生最少的废弃物,以达到节能率、节水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及二氧化碳排放等,以实现“低能耗、高舒适度”的低碳生活。
从以上那些低碳住宅的最为先进的13项基本的技术系统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我所在城市的住宅离真正的低碳住宅的距离还有多远,目前该市采取这13项技术的社区中两项者的仅仅有金都尚城、阳光水岸、华东世纪城、淞江芳园和正在施工的丽水康城,这几个项目采取了浅层地能系统——地源热泵、VRV变频多联机中央空调系统这两项先进技术,并且由于这些项目中部分因为入住率低的缘故,这些技术并没用真正开始投入使用。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采取这样的技术示范性社区,财政部与建设部每平方补助90元,但是到目前为止,河南省一共才有两个项目申请成功。一个在郑州一个在洛阳。而要达到这两项技术全面采用,也就是我们在房地产开发商宣传的:地温中央空调和24小时热水——这样的条件,10万平方米的社区,每平方米的造价在190元左右。这是很多社区不愿意采用该项技术的原因所在。
另外一些项目采用这13项技术中的还有就是地板采暖,这样的社区仅仅有昌建的系列产品采取了先铺装地板采暖设施,至于其他社区基本上跟这些技术无关。就连简单的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采用的都没有。更何况这13项技术全部采用了。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些技术由于没有达到规模话生产,所以使用成本太高,就以LOW—E玻璃为例,两三年前,这样的玻璃仅仅出厂的成本价格就达到每平方米上千元,而普通的5mm浮法玻璃只有30元左右,何况再加上断热铝合金窗材,成本是普通铝塑窗的十倍以上,这也是到目前为止我市没有一家采取断热铝合金窗,真空双层玻璃的缘故,虽然从2007年元月开始,我市在新建建筑上要求使用双层玻璃,但是双层玻璃与真空玻璃是两码事的概念,它的保温隔热效果虽然比单层玻璃效果好的多但是比起真空玻璃来效果要差多了。
难怪一些全面采取这些技术的民用建筑售价要比普通住宅高出许多,主要是这些新技术、新材料的建筑成本因为在全球没有形成规模效益,所以成本居高不下,因此,这些技术在国家没有相关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开发商都不愿意采用,很多技术和材料都是隐性的,只有在居住使用后才能发现使用这些技术的好处,就比方说采取地源热泵和联机中央空调项目的阳光水岸、金都尚城、淞江芳园等项目在售价上并不比相近的项目在售价上高,而开发商在采取这两项技术时却多支出了200元\平方米,这样以来开发商是在利润上就减少了这一块,这对于开发商来说无疑是不合算的,仅仅是作为一个销售的卖点而已。
而在已经购买这些物业中的华东世纪城的业主中,对于采用这两项技术带来的舒适生活是感受颇深的,既节约能源又方便舒适。一个夏季130平方米的住宅制冷费才800元,而冬季也只有1000元,并且室内空气是湿润的,不像普通空调因为改变室内环境导致空气干燥必须得在室内加湿才能适用。
即便是这样一些局部采取低碳排放技术的社区并没用因为能够带来舒适生活空间得到市场的认可,原因很简单,就是采取这样的技术成本增加很多,而政府没有这方面相应的补助减免政策,所以低碳住宅听起来很美,距离我们的生活还有相当的距离,目前只是在高档豪宅市场,对于广大的普通老百姓来说买套普通商品房还十分吃力的情况下,住上低碳房仅仅是一种奢望。
听起来很美!不现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