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的降息并没有马上在楼市产生起到立杆见影的作用,我们监测的从一线到县城的十几个城市的楼市对于此次金融杠杆的作用并没有立即作出反映,从消费者到销售现场的言论我们不难的出这样的结论:由于消费者信心不足,楼市回暖在短期内如果没有猛药出台的话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指出,由于从国八条开始媒体一边倒的言论一直在左右着消费者,特别是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的政府的各项前期的政策、加上对于第二套房子把首付比例调高到40%,按揭利率上浮15%,与第一套下浮10%相比,第二套房子按揭的利息支出将高出超过25%的水平,最为关键的是媒体,特别是央视二台经济半小时的几期节目中对所谓的高利润、高降价片面的报道与放大作用,促使一些不明就里的普通消费者以为开发商的利润是如何的高、降价空间如何大、降价狂潮已经席卷全国等信息。
就在9月的上旬,消费者,特别是二线以下城市的消费者对于房价是否会下降还持观望态度,而最近,很多潜在的消费者到售楼部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降多少。你给他们解释作为三、四线城市降价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但是他们马上会说:经济半小时已经说了房子降价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了。
消费者肯定会更为认可与他们似乎没有直接利益联系的的中央级别的媒体了,而对于急于卖房的开发商的好言相劝只能是认为你在欺骗他们了。对于楼市的信心,广大的潜在消费者目前坚信:就是降价,并且还要降,要等到见底了才出手。这样只会是观望,观望的结果就是很多项目都不出货,不出货就意味着没有回款,再没有回款的情况下,房地产这个现今以现金为王的情况下,开发商的日子肯定不好过,大量的资金需求需要得到补充,可是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开发商很难拿到钱,结果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有通过降价来缓解资金的压力,这样恰好给媒体的预言与潜在消费者的期望的到了证实与口舌,因此媒体再次大肆宣传某些个别项目的促销,而消费者似乎并不买帐,他们期盼更大的降价,所以越是降价越是观望。
最近的两次降息才只有0.54两次合起来减少的利息如果以100万贷款20年的期限的话每个月减少的支出不足四百元,这在整个市场低迷的情况下,这样的诱惑是不足以打动对于楼市缺乏信心的消费者的。
我们推测,在如此的国际大背景下,我们的出口大幅度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是唯一的办法,但是由于消费者对于未来的经济缺乏足够的信心,所以大家都只能是持币观望,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综合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备的情况下才能是消费者逐步恢复信心。而这些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完成的,所以要想短时间内恢复消费者的信心,舆论的导向必须转向,同时也要在继续降低银行的利率,降低的幅度在1.5左右,惟有如此才能很快地恢复信心,而楼市才能回暖!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