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爱长发飘飘

(2008-06-16 23:54:31)
标签:

吴文化

徽派建筑

飘飘

修竹

中国

分类: 杂谈

    写下这样的题目,我内心中其实还在嘀咕着:我竟就是爱长发飘飘的女人?爱长发飘飘女人所具有的情致?还是骨子中的大男子主义在作祟!

    自己上大学时期,正是各种思潮风起云涌的时代,那时的我可谓是一个敢于否定一切的愤青一族,一切的秩序与规则都会被我视作阻碍社会进步的羁绊,自己虽然没有赶上那场由思潮的错乱而引发的骚乱事件,但是自己的思想也是在发生这一场战乱,看的东西太多,而又领悟与经历的太少,原有的秩序在自己的内心被打破,新的秩序没有建立起来的准则,因此处于极度的错乱与迷茫之中也在所难免了。

    也许是年龄的使然,也许是经历了社会的锤炼,虽然自己的性情中依然有很多的激情与张扬的成份存在,但是毕竟会多些思辨与理性。

    最近看王受之先生的几本书,包括《骨子里的中国情结》、《城之国语》等在深深感悟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虽然以前也从历史上看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种种成就,但是毕竟涉世不深,理解不透,因此没有多少的理解与彻悟,甚至还在看十几年前看到苏州原因的满脸露出一种不懈的神态,包括在扬州时看到瘦西湖的情景也是一样的心态。后来在看到万科的作品——第五园后,完全被那样的东西所震撼了,这样有中国元素,说具体了就是由吴文华与徽派建筑结合所呈现出来的现代建筑在博取了中国古文化与古建筑的精华的基础上,运用鲍豪斯的设计理念,把中国居住文化的庭院风格发挥到了极致:我爱长发飘飘

(影背墙、花格、骑马墙这些都是吴文化的建筑符号,灰白的墙体)

 

我爱长发飘飘

(临水而居是中国人的梦想,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更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孜孜不倦的追寻)

 

我爱长发飘飘

(细致与精巧是吴文化的代表,表现在园林设计上就是充分利用一切资源把设计做到极致,小小的不足一平方的地方也被种上了几棵修竹)

 

 

 

我爱长发飘飘

(庭院、前庭后院这个是吴文化,特别是无锡、苏州民居的一大特征,我在十几年前在无锡就曾经居住在这样的民居中,只不过万科把它发挥到了极致)

 

 

我爱长发飘飘

(内园外方,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处世哲学,在第五园,这样的东西随处可见,看似简单,却在这样的透与露中体现了中国建筑的精髓所在)

 

我爱长发飘飘

(灰墙黛瓦、骑马墙这是典型的徽派建筑的表现形式,把建筑设计成灰色的为主的建筑不是因为古代没有鲜艳的色彩而是以古代徽州——现在的黄山市委主要代表的徽派建筑均建造于大山之中,同时这些建筑都是中原地区逃难的移民建造的,他们不愿意把建筑过分的张扬出去,而是同自然的山水融为一体,是战乱逃往后心态的平和与逃避乱世的结合)

 

 

我爱长发飘飘

(邻里相近、清水砖、石磨、自然的木板门、宝盖钉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

 

 

我爱长发飘飘

(修竹、麻石路、灰墙一切看似随意,一切又都在精巧的设计)

看到这样的东西,我越发喜欢了,知道这个时候我才明白自己喜欢长发飘飘女人的原因,这个也是我在经历了年代的磨砺之后对于传统的热爱之情的一种行为反映吧,从骨子里来说,自己毕竟是受到极为传统的教育,因此在对待女性的喜爱上喜欢长发飘飘的女人仅仅是因为长发飘飘是古代文化的一个符号而已。

     正是由于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所以对待过去的一些东西越发喜欢了,就像在这个城市里的夏季见到穿着牛仔短裤的丫头时,我虽然没有出现异样的表情,但是我知道自己的内心已经出现了小的波动···这样的变化是我在想象中的丫头已经活生生地被眼前这个麻利的女子代替了,我不知道这样的替代是好事还是坏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