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一件无法释怀的事-----教育随想

(2009-08-22 22:35:44)
标签:

教育

育儿

批条

随想

陈冲

杂谈

分类: 桃李无言花自羞
      著名法国文学翻译 家傅雷先生曾在其译作《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卷首语中这样写道:“真正的英雄不是没有卑贱的情操,而是永不会被卑贱的情操所征服;真正的光明不是没有黑暗的时候,而是不会被黑暗所湮没。”同样的道理,一个教育者,不是没有失误,只是他总会从失误中汲取新的前进力量。几乎可以这么绝对地说,任何一个教育者在其教育生涯中,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在过去很久了以后,在我以为自己已经不担班主任这么久以后,那些曾经发生的事情,那些深深刺痛我内心的失误,仍然清晰地在我脑海里翻腾。

       我试图忘却过,试图让它们成为永不示人的记忆。但是在反复读了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这部教育专著后,我无法再继续保持沉默。也许这样的解剖会让我感到痛楚,但是它能换取我心灵的安宁。让我不会在回忆时惴惴无语。

      那是03年我在中牟一所私立学校,当时的自己什么都没有,初到私立学校,只凭着一腔热情和激情,就投入到了神圣的工作中。我接了一个班,一个我从小学六年级开始一直送到初二的班。我和他们朝夕共处了两年多的时间,相互之间已经有了家人般的和谐和温馨。就在二年级上半期,从外校转来了一个叫陈冲的男孩。他是由于在学校里打架,抽烟,跑出去上网被原学校开除的。因为他家是当地的,所以他的父母找到校领导,终于又把他送到了我们这个班。说实话,当初他进来的时候,我是抱了很乐观的心态的。我甚至想,把这个孩子真的推给社会,会是我们教育的一个遗憾。我觉得自己能够改变他。盲目的激情让我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刚开始的熟悉期过后,他渐渐暴露了一个问题生身上的习惯。课堂上他从来不会面向黑板坐好,都是扭着身子面向他同桌的学生。老师在上面讲课,他在下面用书本掩着嘴,甚至不用任何掩饰,他能叽叽咕咕一节课不停。后来没人愿意和他同桌了,我让他坐在教室的角落那里。可是他依然能骚扰前边和旁边的学生。一次次,我希望能用我的宽容,说教和关怀来感化他,他也100次地承认过错,写下绝不再犯的保证。可是他又101次的控制不住自己。自习课上任意借东西,随便下位,每次检查的老师几乎都能逮着他,而他面对指责每次都能无理赖三分的振振有词。英语老师的课上,他跟老师故意对着干,气的老师摔书而去,班干部跑到办公室叫我。他真让我费尽了心机,我们俩的交锋有和风细雨的娓娓交谈,有压抑不住的狂风骤雨。一个学期快结束了,我发现自己的教育真的没有起多大的作用。而在有他的这段时间里,我更觉得自己心力交猝。我怀疑了:让他进我们班是个错误吗?

       数学老师是一个新换的女老师。性格很好,大家都很快接受了她。然而就是这个陈冲,屡次在数学课上故意捣乱,发出怪声做出怪相引同学发笑。大家怼他的不满和意见已经全写在了脸上。班委的同学甚至提出了,如果没有他,我们班就不会是现在这样,总被扣分了。并提出要把他上交政教处。的确他成了我们学校的名人,成了频繁进出政教处的常客了。我在一次次和他较量失败后,陷入了对他的失望里。然而不久,在一次数学课上,他竟趁老师转身在黑板上画图的时候,瞄准老师用弹弓发射粉笔头。粉笔头正射中老师的屁股。数学老师当时羞愤的眼泪都流出来了。转身回到办公室就冲我喊起来了:“你们班的课没法上了!”同学们对他的这种过分也气愤不已。办公室老师也纷纷指责他的累累罪行。我当时的火腾就上来了。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孩子,我管不了了。于是,我气冲冲地来到班里,二话不说,拉着他就往就政教处去走。任凭他一路苦苦哀求“老师,我错了,伱再原谅我一次吧!”“老师,我真的错了,我发誓再也不犯错了!”我已经被愤怒之火烧灼的什么也不顾了。当着政教主任曹老师的面说了一句:“这个学生我管不了了,你们爱送哪班送哪班,我坚决不要了。”说完我头也不回扭头走了。

      最终他被听课反省,由家长领走了。三天后,我正在办公室忙着处理学生中作业的问题。他来了。小声的跟我说他想回来。我头都没抬:“去,让政教处给伱批条签字再说。”不一会,他真的拿着曹老师的批条又回来了。我记不清当时正在忙着什么,我知道我是已经原谅,并同意他进班了。但是当时确实是说了一句:“伱先稍等,我忙完再说。”然后就是在忙碌中把他的事忘了个一干二净。

       下午,我正在办公室。忽然听到外面一个女人的高声喧嚷,我也没有留意。一会,一个学生急急忙忙地跑来告诉我:“老师,陈冲的妈妈来找伱吵架了!”

       我一听,有点意外。猛然想起上午陈冲来过。我赶紧问那个学生:“他妈妈现在在哪里?”

      “在政教处,曹老师让我告诉伱,叫伱不要去。”

        我听了以后,想都没想,就去了政教处。我知道自己必须去,为了那个孩子,也为了自己。我得把事情弄清楚。我刚推门进去,没容我开口,他的妈妈就冲我狗血淋头一顿叫嚷,最狠的是骂我公报私仇,说我本来就不喜欢他的儿子,所以我抓着她儿子的一点错就不能原谅,她骂我心胸狭窄不配当老师。本来报的态度,本来要谈的话,被她不由分说,不分黑白的一顿臭骂搅得早没了影。面对她的气势汹汹,曹老师不让我做任何解释,只严厉地告诉她:“如果伱再采取这样的态度,学校不解决伱儿子的事。”

       如此的蛮横指责,也出乎我的意料。从毕业到现在,我没有离开过三尺讲台,不管是在哪里,我自问自己是尽心尽力的在做着一个教师应做的一切。而且,我不会拿学生去发泄自己的情绪。从来没有,我不是那样的人。但是,今天,却由一个家长嘴里说出我是公报私仇,不配当老师,我一下子气蒙了。这时,教体育的张老师进来,:“赵老师,你们班学生叫伱快回去,说有事要找你。”透过窗户,我看到我们班的孩子正从教室涌过来,几个老师跑过来在跑道那拦住了他们。从他们紧张的面庞和不停地吵嚷声中,我明白他们怕我会和陈冲的妈妈吵起来吃亏。他们是来助阵的。

       面对家长的无理责骂,我做到了压抑着气愤据理力争。但是,当我走出政教处,被孩子们团团围住,看到他们关切的小脸,听到他们对陈冲和他的妈妈不满的话时,我再也忍不住,泪水竟像决堤一样汹涌。我说不清这眼泪是为什么而流。有几个孩子是紧跟着我的,他们听到了家长的话。这在班里又引起了波动。几个孩子非要冲过去再找她理论。我流着泪制止了他们。

       班长校丽娟也哭了,她站在讲台上跟大家说:“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自习课不上了,我们上成班会吧。”

       “同意”大家都异口同声的喊起来。

      “让我们每个人都跟我们的老师说一句话吧,我先来!”

       接下来,能说的,不善言辞的,包括平常发言都脸红的,那么有序的,一个挨着一个走上讲台,简简单单的话语,平平常常的问候,深情的一声呼唤,一字字一句句,给了无尽的安慰,让我一点点又找回了自己,找回了自信。一任那泪水再次横流,我知道,这泪水里又多了那么多我无以叙说的情怀。

       最终陈冲回到了我们班。以后的日子里,他依然会不时的出现问题,我也一如既往的批评,说服,一如既往的和他谈话,交流。在那些日子里,我们有的只是今天的经历,明天的期许,昨天的一页,已是轻轻翻过。但遗憾的是,他还是没有等到毕业,就退学了。原因是他父亲像许多当地的暴发户一样开了窑厂,需要一个亲信帮手。后来还听到他因为和厂里的员工发生争执被打伤的消息,心里很不是滋味。

       多年过去了,也好久不担班主任。每每心中会有那种空落落的感觉,那是一个曾经丰饶的田园被荒置的感觉。我曾一直自诩,无愧于自己的职责,无愧于自己的灵魂。但是在我又一次品读李镇西的专著,回味那一幕情景,我不能说自己毫无责任,我也不愿再去责难家长的素质。所以把它写出来,是因为意识到了自己在教育中缺失的某些东西,是希望自己也能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真诚的面对自己的行为,严肃地对待自己每一天的工作,唯有这种真诚和严肃,能够让我们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失误——为了我们心爱的事业和学生,我们勇于解剖自己和否定自己,因为这能够使我们更加成熟,使我们的教育走向成功

       泰戈尔有这样一句诗:“真理之川从错误之渠中流过。”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次错误,对所有具备真诚反思精神的教育者来说,都是一个进步的台阶,我们沿着这样的台阶一步一步走向事业成功的高峰。相反,那些敷衍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并且被某些狭隘的功利思想束缚头脑的人,往往会拼命地掩饰错误,会给自己找许多“借口”和“理由”来原谅自己。对这样的人来说,每一次自我原谅都是新的错误,这个错误同时也是一个陷阱——他们即使可能从这次错误的陷阱中艰难地爬上来,但随时都可能掉进另一个错误的陷阱,而永远不能够走向教育的成功。

        人们常说“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实,教育又何尝不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育,也许有人会不同意我这个说法:“电影一旦拍摄完毕,就很难再修改了。而教育中如果出现了失误,则完全可以在以后持续不断的教育实践中加以改进啊!”这话当然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因为我们的确可以在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中改进我们的教育。但这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如果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就会感到,每一个学生只享有一次中学时代的教育,而我们教育的失误给具体的某一位学生或某一届学生带来的不良后果,将是很难弥补的——如果这种失误是对学生心灵的伤害,那么,这种伤害很可能将伴随他的一生。真的希望我们的教育,一刻也不能没有人情、人道和人性!

      静思往事,有欣慰,有遗憾。在能够坦然地面对教育挫败的同时,我更期待每一粒种子都能破土发芽,每一株幼苗都能茁壮成长,每一朵鲜花都能自由开放,每一个果实都能散发芬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