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起源与发展,简略版
(2008-10-07 00:02:23)
标签:
教学设计教学系统行为主义起源杂谈 |
分类: 麦子转载 |
教学设计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起源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许多富有经验的教育心里学研究者包括加涅,布瑞克斯,R 梅瑞尔等,被征集去指导与军队服役和工厂工人培训相关教材的研究及开发、对人员选拔,以及使用行为主义的技术开发教学资源(视听传播教学)。二战后,这批心理学家继续为解决教学问题而工作,并开始将训练视作系统,试图开发包括一系列创新的分析、设计和评估程序在内的比较正式的教学系统。
上世纪50年代以后,系统方法的运用开始受到心里学家的关注,而程序化教学运动则成为其中一个重要阶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斯金纳提出建立在操作主义基础上的学习强化理论作为程序教学运动的理论基础,致使程序教学法和教学机器在欧美盛行一时。
有人认为,1962年,格拉泽明确提出“教学系统”概念以及开始了对教学系统进行设计,标志着教学设计成为了一门正式学科。此时,教学媒体开始进入了计算机时代,Suppes在斯坦福大学开展了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最初研究,并通过对课程进行系统分析开发了计算机辅助教学。随着计算机技术变得更加强大和更具适用性,以及学习理论中的行为主义向认知主义的转向,时至80年代末,基于计算机的教学也开始逐渐占据着教学设计的领域。
在教学设计作为一门学科传入中国的时间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
参考文献:高文,《教学设计研究的昨天、今天与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