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带走一片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在他的《再别康桥》一诗中,结尾部分寓意深长的千古名句。
不知为何,我对这诗有着特殊的情感。每当读起这些诗句,我都要为她所动容,所感怀,所震撼,都不免要产生一些联想。
然而,在“动容”、“感怀”、“震撼”之余,又不免有几分凄凉,几分悲哀,几分无奈和几分不安。
因为,我知道,这“悄悄“之说,虽然“洁白无暇”、“高雅无比”,但她无论与历史,还是和现实,都是格格不入、大相经庭的。
忆往昔,从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历史足迹看,一些“达官显贵”、“豪门旺族”,讲究的不就是“热闹”、“非凡”、“红火”?追求的不就是“轰动效应”?那个又能“悄悄的来”、“悄悄的走”?
“鸣锣开道”、“鸣鼓而攻”、“鸡鸣狗叫”,反映的不就是这些人的四面显赫、八方威风?否则,何以称“显贵”?哪能叫“旺族”?岂配当“达官”?
你一个穷困僚倒的诗人,一个靠买稿谋生的“穷鬼”,不“悄悄的来”,“悄悄的走”,又能如何?还能拿“八抬大轿”抬你不成?!你够格吗?
“高官”才能“厚禄”,有“权”方能有“势”,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
看今朝,一些官员,虽然说是人民的“公仆”——理应给百姓“抬矫”的人,又有多少不是被人民给“抬”着?有几个能“悄悄的来”,“悄悄的走”?
若真的有“悄悄的来”,“悄悄的贰”的,没准是有“情况”、有“问题”。
深夜漫步台北街头 “卖身”契
裸女情案
中国老枪lq的房产“谬论”
系列文章:
欢迎加入老兵法律服务圈 http://q.blog.sina.com.cn/lbflfw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