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中年人的心理容易出现问题?

(2019-08-26 15:48:24)

       关于中年人的界定其实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们国家规定是40-55岁;2018年世卫组织重新规定66-79岁为中年人,我认为这有点扯,因为我们都知道,年龄的划分包括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两部分,如今物质条件改善,科学技术的发达,“六十岁的年龄四十岁的心脏”或者“八十岁的年龄六十岁的外形”也不是什么难事,但同时现在各方面生活压力大,生活生存各种不易,人们的心理却提前成熟,发展到了中年时期。所以,我个人更加认可心理学上40-60的中年期划分。

       现在全社会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已经比较重视,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是很好的事情,但我这篇文章主要想说的是中年女人的心理健康。我一直认为,一个女人在整个社会中的作用是最关键的。横可影响几家人,纵可影响几代人,发散出去,就是每个个体身上都有来自母亲的基因、教导和影响。母亲,是最重要的却千百年来最容易被忽视的身份。

       根据这四个多月的来访者带来的问题和我四十多年来亲眼看到亲身经历和认真思考的感悟可以通过一下几个方面与大家讨论中年期人的心理问题。

       1、生理原因:人到中年激素水平下降,基础代谢变缓,最主要的感觉就是精力不如从前,很多人出现睡眠障碍,情绪变得易怒、焦躁、容易伤感记忆力智商明显不够用。即使吃的很少仍然控制不住地发胖等等不一而同的自主的生理变化提醒中年女人,更年期来临了。

       说起中年女性的心理问题,不可能避开“更年期”这个主题。一般我们知道的女性的更年期在55岁左右,但在发展心理学上所说的更年期是指由中年向老年过度过程中生理和心理状态明显改变的一个过程,就是医学上说的“围绝经期”,就是妇女性腺功能开始衰退到完全消失时期的一段时间,一般这段时间要延续8-12年,所以,即使你没有绝经,但你的身体已经开始进入更年期,已经开始衰退,那些你看不到的没有标准的变化已经在你身上发生作用,导致你的心理也开始有了不可抑制的变化。

      更何况如今社会压力和环境、食品等方面的问题,围绝经期已经提前。

       2、两性关系:这里主要指夫妻关系。一个家庭最重要的关系是夫妻关系,其次才是母子、父子等关系。很多家庭和教育的悲剧多半因为没有重视这个问题。弗洛伊德说过,所有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追溯到被压抑的潜意识。很多小朋友问我什么是爱情,什么样的婚姻是好婚姻?这是个大命题,很难用几句话说情。但我一定会说的是,女人这一辈子,一定要体验一次心动的感觉,就是燃烧的感觉。至于最终能不能和那个人共赴婚姻,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

       如果一生没有体验过心动,而是为了其他的附加条件进入婚姻,那么结局不外乎两种,一种就是出轨,一种就是心理出现问题。人对爱情的需求是基本的归属需求,需求层级越低,越重要影响力越大。为了现实生活,不得不选择其他附加条件而压抑最重要的心动和爱,在漫长枯燥委屈不断的婚姻中,被压抑的需求越滚越大,越压越强,如果冲破道德、责任、身份等等的束缚,去寻求本心,虽然有各种伤害但也算是发展了自己,找到了释放自己的途径。但更多的人是选择隐忍、将就和继续压抑,但是心这个小东西,是最诚实不过的,你不可能长久地哄骗它,即使它暂时被压制了,但它会通过身体释放出来,身体、心理都会问题频出,好提醒你,它不爽。

       3、社会原因:如今社会普遍人浮于事,纷纷扰扰呼啦啦朝东、呼啦啦朝西,大家都干感觉到是被裹胁着不明就里地茫然前行,每个人虽然在行为上不得不追随大环境,但内心却时常对这个群里行为保持怀疑和反感,这在心理学上叫“权宜从众”长期处在这种状态中的人们若没有很好地疏导和突破口,很容易出现认知失调,导致焦虑。

      全民焦虑已经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社会价值观的扭曲、教育行业的严重失序,让更多的人加入焦虑大军,因为害怕偏离群体选择权宜从众,因为权宜从众导致焦虑、因为焦虑丧失亲和,所有才有了满世界的戾气焦躁和变态。

      4、社会角色的弱化:人是社会动物,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行为模式被整个社会赋予责任和发挥功能从而获得满足。而大部分女人,在中年时期,社会角色已经弱化,从整个社会的认知体系还是道德思想,或者是家庭角色、个人性格等方面,女人逐渐从事业方面或主动或被动选择了家庭,到这个年龄,大部分的女性在事业方面基本到头了,即使发展的很好事业有成的女人,也逐渐感受到艰辛和为了追求此方面的进步而忽视的其他方面,内心有了补偿式的倦怠感,这种感觉虽然是主动的,但就像更年期一样,是一种自然规律,,因为社会角色的弱化家庭角色更加专注强化,所以女人在这个时候容易出现自我认知低丧丧失感容易表现委屈和不满。

      5、自我发展的断档:人生的发展有快速期和停滞期,中年人的发展几乎停滞,甚至很多人还没到中年就已经主动停止发展,其实这种女人的痛苦也许并没有那些被动停止发展的人多。年轻时各个优秀,能力超强、上进又拼搏。一路走来,结婚生子教育下一代,社会对女性的偏见,还有自我的放弃和懒惰,放弃了自己,起初美其名曰回归家庭,相夫教子,而在两性相处、教育孩子过程中生出的委屈和压力,让自己感受到无力和挫败。意识到时,发现自己不知在何时已经丢了自己,心灵、灵魂早都无处安放,空虚而寂寞,孤独而悲伤的情绪更加被放大。

      6、内省趋于明显:心理学上定义更年期是“第二个青春”,说的就是在这个近阶段个人的变化、成长是非常明显而且很重要的,中年人的人格在这个时候变得内倾,不再向年轻人那样容易冲动注重外在形式方面的事物,而是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和挫折也有承受能力,这是内省的成功有效的人,人格趋于“完美人格”,女人更加果敢坚强,豁达乐观。但也有没有内省成功的,开始走极端,更加偏执,自私死板教条。

       其实中年人常出现的心理状态远不止这六各方面,今天先说这么多,我希望看到的朋友们能和我一起讨论并补充。

       事实证明,女人的抗压能力和韧性远超过男人,但生活中的各种状况,哦,就上面这六个方面轮番此地出现或者组团结队来袭,而在这个时候,女人若没有很好很有效的释放渠道或者接受有效疏导,就会积压成疾,总会显现在你的身体或心理上。

       说到这里我其实有些欣慰,我觉得我从事的陪聊工作是一件非常美好事情。请别质疑我,想着和我聊一个小时要花五十块钱,对于我来说,一个月多二百块钱对我的生活不会发生任何改变,为需要的人带去改变我觉得才是非常有意义和快乐的事情。

       人们愿意花几百上千去吃饭买衣服甚至买药看病,但很难花五十块钱来照顾自己的心理。我相信,这是暂时的,会有更多的人意识到自己心理的健康和疏导有多重要。

       有人质疑我的文章写得不够专业和严谨,写心理方面又不列数据又不举实例,本来我挺想接受批评写一篇严肃的看起来很专业的文章唬唬人,写着写着又回到我的风格,哈哈那些专业文字就让专业人士去写吧,我更享受我现在的身份,一个懂点心理学的朋友,一个有回应的树洞。

       下班了,今天就聊到这儿,改天再聊如何改善这种心理状况。

为什么中年人的心理容易出现问题?收藏我,需要的时候来找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