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演讲与口才》杂志社:编校无差错,前行莫畏难
(2009-07-22 14:20:15)
标签:
无差错演讲与口才乌鸦马拉松白骨杂谈 |
编校无差错,前行莫畏难
近来,在每期《演讲与口才》目录的右下角,我们都能看到一个显著的标志“本刊已参加期刊编校无差错承诺活动”。承诺容易兑现难,我们可以想象,在这一活动中杂志社全体员工及关注该期刊的同仁们,一定是付出了大量艰苦努力的。
对于语言文字的发展,我们可以尽心尽力,可谁又能确保无差错呢?即使是几年才再版一次的图书,也很难做到万无一失,何况是以月为出版周期的杂志啊。故而,笔者提议将其改为“编校无差错,我们在行动”。这样,既显示出了杂志社在编校方面的全力以赴,同时又保留了适当的谦虚谨慎,对于可能出现的似是而非的问题也就有了解释的权力。否则,当读者以“承诺”为何没有兑现来质疑时,会使人感到无话可说的。
笔者不辞浅薄,斗胆执笔,就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两个问题,向杂志社谏言。在第8期求职方略中《跟国外大学生跑一场求职“马拉松”》的标题下,是几名身着职业装的人在做蹲踞式起跑,显然其初衷是为了配合题目中的“马拉松”。可据笔者所知,中长跑项目的起跑基本上都采用站立式起跑,而“马拉松”作为一项以公里来计数的超长距离比赛,是不可能采用蹲踞式起跑的。不知道文图的相称与否,是不是归属于编校无差错的范围之内。
同是第8期,职场经纬中有篇《又一只乌鸦口渴了》,其立意及所阐述的观点确实能给人以极大的启示,但就其安排的场景“乌鸦飞到了沙漠上”,不知道它是不是真的能做到。再有,该文第三段中“最后,这只又累又渴的乌鸦就死在了瓶子旁,化成了一堆白骨”,与第四段“又一只乌鸦刚好经过瓶子上空,也感到很口渴,就落了下来,当它看到那地上的半瓶水和那只死乌鸦时,心里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存在着矛盾。且不说那半瓶水是否真的存在,单单那乌鸦“化成了一堆白骨”的字句,我认为是绝对不应该出现的。因为其化成了白骨,同伴竟能认出它也是乌鸦,和其当时所遇到的半瓶水竟能于沙漠中历久不干,确属不可思议至极。
编校无差错,其想法和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由于多种因素的错综复杂,不是一句承诺后就能实现的。因此,笔者建议活动归于活动,挑错也还是要进行下去的。即使投资数亿元的影视作品,穿梆之处也是历历在目,何况是一本小小的期刊啊。虽然它已久负盛名,但请不要为名所累,而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每一期的工作。万不可因为名气日盛,承诺过高而误导读者,将错就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