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萍:做一辈子少儿主持人
(2009-07-20 21:51:35)
标签:
电视鞠萍姐姐主持人少儿美国杂谈 |
表情生动、声音甜美、率真活泼、寓教于乐,这四个关键词组成了著名少儿节目主持人鞠萍给众多观众留下的印象。作为中央电视台早批主持人之一,现在的“鞠萍姐姐”已经年过不惑了,但她依然那么活泼快乐。是什么让她青春依然、激情永驻呢?她说要有一颗童心、一颗爱心和一份耐心。“我60岁退休,现在看来还可以再干20年,只要观众能接受,我会一直做下去。”鞠萍认真地说。
鞠萍 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市,现为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持人节目研究委员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少儿频道制片人、节目主持人。1984年毕业于北京幼儿师范学校,同年11月调入中央电视台青少部,成为第一位青少节目主持人。她曾经主持《七巧板》《大风车》等名牌栏目。曾获“全国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先进工作者”、“广电部十杰青年”、 “全国电视节目十佳主持人”、“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奖”、“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金奖”等荣誉称号。她的主持风格纯真甜美、自然活泼,赢得了亿万小朋友和家长的喜爱。“鞠萍姐姐”的形象随着她主持的少儿节目深入千家万户,并得到社会的广泛承认和赞扬。
一身休闲装,前额上还别着一只精美的小发卡,尽管之前心里有所准备,但当满脸微笑的鞠萍出现在眼前时还是微微有些感叹——她真的已经年过四旬了吗?这个荧屏前著名的“姐姐”在台下更具亲和力,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偶尔还用东北口音来“客串”一回,对我的问题回答得快人快语,直率亲切得让你感觉她似乎是你某个久未谋面的亲戚或者邻居。
干事业就要一根筋
您是我国第一位主持青少年节目的电视主持人,这是您人生的初衷吗?
我是学幼教的,小时候参加少年广播合唱团,还梦想过自己当演员什么的,幸亏没当(笑)。幼教毕业后,我上了成人考,“混”了个大专文凭,一个偶然的机会进了中央电视台开始了主持人生涯,后来又去北师大进修,理论知识水平有所提高。到现在已经20年了,虽然不是人生的初衷,但是却是成就了我一生的事业,想想挺幸运也挺自豪的。
21年的少儿节目主持生涯,你有什么心得?
最大的心得就是做什么事情就要一根筋。不能干什么都不踏实,比如今儿我想干点这个,跟歌星学唱歌吧;明儿又想去干点那个,像演员一样去演戏吧,结果什么也干不好。总之,人应该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并且要持之以恒地干下去就一定会有收获。我也经常在节目中客串演个小品或者唱段戏曲什么的,但那都是在丰富我的主持工作,是一个有益的补充。21年来,我一直主持青少年节目, “鞠萍姐姐”的形象能够被认可跟我多年来的“一根筋”有很大关系吧。
大家都觉得做主持人是个特别风光的职业,你体会主持人这个职业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影响?
我觉得主持人只是众多职业中的一种,观众的尊重和厚爱常常让我感动。另一方面,因为你出名被人关注,所以你要出点是什么事儿,也是震惊全世界(东北口音),所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上认真努力,千万别翘尾巴,生活中也要注意形象,出门儿也不用戴什么大墨镜,对人真诚,做个普普通通的人就可以了。总之,主持人这个职业让我心怀感恩,同时也严于律己。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变动很大,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你会变动吗?
主持人变动大有两个因素。一个是电视节目要迎合观众的口味。我们中央电视台的当家花旦们不就在变幻吗?从倪萍到周涛再到董卿,再到今年春晚的刘芳菲,新人层出,她们的气质和风格不同,也是在满足观众的不同喜好,这是顺应时代的表现。另一个是有些主持人为了谋求其他发展自动离开。比如周涛借调到奥组委,文清到了电视剧制作中心当演员,李佳明4月9日马上就去美国留学了。我总觉得主持人一定要注意出镜率。李佳明在《开心辞典》干了5年,给我们留下了很美好的印象,现在要离开了,我们都很不舍。前几天他还给我打电话说马上要走了,我还开玩笑说他“不要在美国玩命学传媒,因为咱们和美国传媒的体制和内容都不一样。你把外语学好就马上回来,因为电视这个行业里没有永远的明星。你不出镜,观众就会淡忘你了。说笑归说笑,但我认为一个主持人一定要特别注意出镜率。
我从幼师毕业到现在一直做少儿节目主持人,多年来受到了观众给予的厚爱。只要观众能接受,我还可以奉献自己,我60岁退休,现在看来还可以做20年!
儿子的“知心姐姐”
你是荧屏上亲切甜美的“鞠萍姐姐”,生活中如何跟儿子相处?
跟儿子就更近啦(笑),这不,下午就得接儿子去。他今年13岁上初一了,平时住校,今天回家,所以一定要去接,平时我们关系非常好。
有代沟吗?
应该说有,怎么可能没有呢?他们同学之间说的事情和我觉得他们说的事情应该是不一样的,比方说他心目中会有一些我并不感冒的明星偶像,但是不要紧,只要他自己开心,不影响学习也就好了。因为我是学幼教的,又做了这么多年少儿节目,对待孩子的教育比较理智,所以即使有代沟也是小问题,我们沟通还不错。
记得几年前你的儿子和你一起参加过王刚主持的《朋友》,他说最期待跟妈妈过“六一”儿童节?作为明星妈妈,对儿子的照顾跟普通妈妈有什么区别?
那次节目很令我感动。儿子在回答王刚关于“明星妈妈”提问时非常镇定自若,说“没觉得妈妈跟别人的妈妈有不同,因为自己也很优秀”,但他期待六一儿童节的礼物是想让我陪他,我在后台听着心里非常感慨。从儿子出生到现在,除了2003年受“非典”影响我是跟儿子过的,13年来从来没有在儿童节陪过他。我在荧屏上是全国小朋友的知心姐姐,到家里也是儿子的知心姐姐。对待儿子,我一直推崇平等关爱的教育,不说教,多推心置腹,甚至是搂搂抱抱。通过这些孩子能感到你对他的爱,为什么男女谈恋爱要身体接触啊?因为表达情意啊(笑),对孩子也要如此,当你亲切地拍拍他的脸蛋儿,搂搂他的肩,对他是一种鼓励,一个从来没有享受过母亲拥抱的孩子一定跟父母有距离。
生活中知足者常乐
今天见到你跟电视上没有多大的区别,甚至更加青春,你如何保持精力充沛?
平时的工作也是很忙,最好的状态就是天天高兴,怎么天天高兴?就是知足常乐。同时要注意休息,我的精神特别好,是因为晚上睡的非常好,这恢复体力最好的办法。
现在竞争这么激烈,怎么平衡心态?
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干了这么多年主持人,我还继续被观众认可,这就足以令我开心了。竞争激烈,心态最重要。奖也拿过,称号也有过,我已经是中央台的高级编辑了,现在我更多的是把机会让给年轻人。我在台里做策划、制片或者导演,有时候都不打字幕,因为年轻人可能更需要这些来证明自己。我有这样的心态怎么可能不快乐呢?我会保持一颗童心、一颗爱心和一份耐心,继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