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的呼唤》你听到了么?

标签:
麦积山的呼唤感动中国农村教育贫穷娱乐 |
分类: 【为你而来】 |
《麦积山的呼唤》你听到了么?
文/宗芷伊
http://s16/middle/4e87bcf8tb9001a24386f&690
前几天看央视《感动中国》颁奖典礼,末了一群小孩儿推个车给所有做公益未能入选的人致敬时提到了代表白芳礼老人,两度入围却都落榜,我想起了这部小电影。
遗憾的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有这样一部电影,即使知道也没看过。原因不外乎这几个:院线不排片或者排在几乎没有观众的时间段;相比起国外引进的大片或日韩肥皂剧,观众更愿意选择后者,因为大家一直认为国产小片并不会有什么惊喜。另外,这部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中共天水市委、天津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天津艾美光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影片,其出发点也是宣传甘肃和天水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塑造甘肃和天水的良好对外形象,并没有把对教育的影响提升为重点,自然不会有很大的反响。
影片讲述的是在天津南开大学毕业的主人公秦聪聪摒弃世俗观念、放弃优越的都市生活,毅然扎根家乡天水山区投身农村教育的故事。此间穿插着土生土长没有什么文化的农村小伙子金柱对聪聪的关爱和支持,同时用有着良好家庭背景同为南开毕业毅然投身农村教育的高老师的心理变化作为对故事情节的辅助,展示了穷困落后条件下人们乐观、积极向上、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
相信故事中很多场景的设置和人物的生存方式及状态是很多来自农村的人感同身受的。如:金柱自己是个卖菜的,尽管赚的不多,但是至少比同村里几乎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的人稍强一点,因为自己文化知识的欠缺,偏又喜欢聪聪,所以,他不停地支援学校吃菜。这是人的一种本能,不沾染任何利益没有任何目的的善举,他希望自己的缺憾不要留在下一代身上。狗娃的母亲因病家里没钱,狗娃不得不辍学挣钱,否则就得出去打工,高老师知道后无偿给与经济帮助成功做了手术,狗娃也没辍学。事实上,现实远比电影讲述的残酷。尽管电影的表现方式有点完美,但是并不妨碍表达主题。
教育不是靠几个人的慈善来支撑的,师资的缺乏也不是靠几个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自愿付出来延续的,当公众教育成为一种负担时,人们是没有心思做别的事情的,所有事情的动机都是为了基本的生活。就像高老师离开时对聪聪说的:“想着这些生活在偏远山区淳朴善良活泼可爱的娃娃们,仿佛听到他们内心的呼唤,他们期盼着老师,他们渴望着知识,他们呼唤着未来,西部大开发教育要先行,发展教育需要经济做支柱……”不只是西部,我国太多的偏远贫困山区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农村向城市的快速发展,让很多农村农村不像农村城市不像城市,太多的抱怨说某某城市排外时,并没有多少人停下来思考。就像那个靠蹬三轮从1986年起20年间捐款35万元资助数百名贫困生曾感动许多网友的老人,他的善举和大多数人的关注并没有为贫困地区的教育改革带来一点转机。教育的发展严重滞后,即便你生在城市,那么,你终究是融入不到城市的血液中,因此,在那篇陌生的土地上,你没有踏实感、没有归属感。这样的呼唤有几人听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