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葫芦河畔
葫芦河畔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19
  • 关注人气: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缵宗题书“千人坐”

(2011-04-26 12:39:34)
标签:

杂谈

张梓林

    胡缵宗(公元1480——1560年),字世甫,号可泉,又号鸟鼠山人,明代陕西布政使司巩昌府秦安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人。明武宗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中进士,为三甲第一名探花。历仕知州、知府、布政使司左参政、布政使、右副都御使、巡抚等职。是集廉吏、循吏、学者、诗人、书法家于一身的英杰人物,《明诗选》、《明史》、《四库全书》中其作品皆可见到,声名闻于大江南北。其书法刚健遒劲,酣畅淋漓,早年行草有拓片传世,今已绝少,墨迹更属罕见。天水伏羲庙有“與天地準”匾,江苏镇江有“海不扬波”刻石,山东曲阜孔庙第一坊有“金声玉振”匾皆为行楷。而其篆书更若凤毛麟角,全国现仅见于江苏苏州虎丘山上“千人坐”三字石崖题刻。

    虎丘山千人坐之来历颇为神奇,据传,晋代高僧竺道生(355——434)是“道震西域,名被东国”的中国佛教四大翻译家鸠摩罗什(344——413)的弟子,人称生公,《高僧传》卷十称他“隽思奇拔”、“神气清穆”、“潜思日久,彻悟言外”,倡导顿悟成佛说,为禅宗思想之先驱。旧学以为邪说,讥愤滋甚,遂显大众,摈而遣之,拂衣而游,初投吴之虎丘山,旬日之中,学徒数百。曾在此讲经说法,下有千人列坐听讲,故名。宋代诗人范成大《千人坐》诗云:“听经人散藓花深,千古谁能更赏音?只好岸巾披鹤氅,风清月白坐弹琴。”即吟此典。又有一说云,吴王阖闾墓筑成后,吴王夫差怕工匠泄露墓内机关秘密,便以邀请曾参加筑墓的一千多工匠来此石上饮酒看鹤舞之名,将他们全部杀死灭口,血浸渍渗透,与岩石相融合,日久不褪,因称之为“千人石”。“千人坐”题刻乃是胡都堂任苏州太守时所题,落款为“天水胡缵宗”。另外胡缵宗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在虎丘上还修建了“悟石轩”(旧名得泉楼)。清吴伟业《悟石轩》咏曰:“筑居缥缈比良常,有客逢僧话石廊。仙石共参惟此石,白莲花发定中香。”“千人坐”旁边“生公讲台”四字为唐代李阳冰所书。李阳冰工于小篆,为唐代之冠。时人请颜真卿书墓碑,必请李阳冰题其额。《宣和书谱》云:“有唐三百年以篆称者,唯阳冰独步。”胡公篆书置于其旁,真可谓日月同辉将遇良才,令人叹为观止。

 

2008-6-7《天水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