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2013-02-06 15:24:32)
标签:

宝相寺

太子灵踪塔

楼阁式

佛骨、佛舍利

佛光

分类: 神游华夏

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接上集)

          大雄宝殿后面是一片红墙黄瓦的古建筑群,一座雄伟壮观的高塔屹立在薄雾之中,显得一峰突兀、孤峭入云霄毋须说,这就是太子灵踪塔了吧(压题图片)!

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尽管说宝相寺南边的这部分规模宏大、看点不少,但毕竟是后来的新建筑。可北面的这太子灵踪塔可是千年古塔,历史厚重,内涵丰富,将更有看头!正门不开,我们就按照指示牌来到了东侧的入口处。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在这里,我看到了太子灵踪塔景区的平面示意图。

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呵,呵,首先闪入我们眼帘的这座仿古建筑是“中都博物馆”,是应出土文物的需要建造的储藏、展出用建筑吧!先重点看佛塔,回头再看博物馆藏品吧
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中都博物馆的西侧就是那巍然屹立的太子灵踪塔了。根据资料介绍我知道,太子灵踪塔建于公元1073年的北宋熙宁六年至1112年的政和二年,是由赐紫高僧知柔大师亲自监造、仿照京师开宝寺灵感塔(今开封铁塔)建造的一座典型的皇家佛牙塔。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途经长达百米的“碑廊”,虽听说里面有不少珍贵石碑石刻文物,但恐时间不够,故来不及细看,匆忙拍照几张后继续奔向佛塔。
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巍峨挺拔的古塔呈现眼前了:41.75米高的佛塔为楼阁式八角砖塔,仿木斗拱结构,底座直径为10米,共13层。真是精工细作,古朴典雅,造型优美而雄伟。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近前细看,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的太子灵踪塔为青砖建筑,塔身底层东、西、南、北均有一券形佛龛,龛内原供奉佛像,现有画像及拱品。北面券门洞通塔内,有螺旋式台阶达于塔顶。外檐每面有四罗斗拱,北面一层是登塔正门,有螺旋式台阶达于塔顶。四层塔檐八面雕莲花座。塔刹呈葫芦花形状,上置相轮,塔刹由黄色琉璃烧制而成,金光闪闪,故民间一直称谓“黄金塔”,体现了北宋建筑的典型建筑风格。 
  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1994年3月15日,在葺修塔体时,无意中在塔宫内发现了稀世罕见的佛骨、佛舍利子等141件佛教圣物。经考证佛骨为赵匡胤第五代孙赵世昌嘉王宫迎请而来,据传为公元前400年之物,系镇寺之宝。发现时佛骨、佛舍利珍藏在石匣内,仅舍利子就有936粒。有金棺、银椁层层相套,银椁由银条封箍,上放水晶牟尼串珠黄绢覆盖,金棺安放在精美的银座上,前后有银菩萨、水晶瓶、七宝净水瓶、跪拜式捧真身菩萨等。还有千年难得一观的石刻弥勒佛造像等无价珍品。这批圣物不仅保存完整,宫室南壁、四壁各有墨书题字,石匣上刻有铭文,此为瘗藏佛教圣物的时间和人证。面世正值1994年3月15日,与瘗藏时隔整整882年,适合佛教界阴入阳出之说。这些文物经专家鉴定均为国家一级文物,顿然震惊了中外。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据称,太子灵踪塔的名字是1994年打开地宫后,发现石匣上记载的原始名称。顾名思义,这座宝塔内瘗藏着释迦牟尼佛的真身牙舍利。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我看到,在塔东南阳面有一怪状(圈红处)石物,这就是传说中的“太子灵踪”石模型了。“太子”指的是佛教至高无上的佛祖释迦摩尼,以传说他是古印度太子而得名。“灵踪”是佛教术语,据说在佛祖圆寂时留下的84000颗舍利中,佛牙舍利最为宝贵,称为“稀有之灵踪”。专家认为,在宝相寺佛塔地宫中出土的佛牙舍利,便是传说中由唐代高僧悟空求取得来的“太子灵踪”。
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走近细瞧那两米多长、成弧状的太子灵踪”石模型,上面刻有“佛牙考史略”介绍。此间景区导游王小姐介绍,出土的佛牙长5厘米,直径3厘米,超乎常人。究其根源,民间有两种传说:一是佛祖非常人,身形伟岸,因此佛牙也比较大;另一种解释是佛牙乃通灵宝物,可以随着时间生长,一直长到现在的样子。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佛塔西面甬道上的各色碑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佛塔东面甬道上的“太子灵踪塔”碑和“佛牙舍利子现世纪实”碑
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看到一些人在香炉前燃香谟拜,我想起,据佛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圆寂之后,留下四颗牙齿,即天上、海里、斯里兰卡、中国各留一颗。根据人们从瘗藏佛牙舍利的石匣铭文中得知,宝相寺的这颗佛牙是封地在中都的宋太祖玄孙赵世昌历经38年,从东京汴梁嘉王宫孙政处恭请至中都。修成太子灵踪塔后,于大宋政和二年三月十五日密藏于塔宫内。如此说法属实,则法门寺出土的那颗佛牙则是假的了。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我们看到,太子灵踪塔的北面有一正在施工的巨大圆形宝塔 这就是宝相寺景区的三期工程——宝相宫,因其将供奉佛教至高无上之圣物—佛牙舍利,故又名佛牙殿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据称投资约7亿元的宝相宫主塔高116米,裙房高18米,东西宽132米,南北长172米,外部采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元素进行细部装饰,四周为四座花塔,中间莲花宝座上托七宝水晶瓶。2013年底宝相宫建成后,将以独一无二的造型和深厚独特的佛教文化底蕴,成为地标性佛教文化景观,成为集佛牙舍利供奉的圣地、信众香客瞻仰朝拜的中心、佛教文化艺术展示的殿堂三位一体的释迦牟尼佛祖道场和旅游观光目的地(上图转自网络)。
  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更神奇的则是那七色彩虹般的“佛光”了。1995年三月十五日,佛牙现世一周年,宝相寺重建奠基。上午十点四十九分,在宝相寺上空出现七色彩虹和白色祥云,横亘塔刹。数万僧俗一时沸腾起来!至十一时零二分,彩虹和祥云持续了约十三分钟。数十家媒体记者摄录下这一罕见的天象——佛光普照,轰动世界(上图转自网络)。
    此后,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日前后,都有“佛光”奇观显现,为太子灵踪塔增添了更加神秘的色彩,参拜僧俗络绎不绝,每年吸引20多万国内外游客前来礼佛观光,并呈逐年增多之势。 

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看到塔身上标有“礼塔、绕塔的功德”一说,虽不信教,但无妨绕塔一圈,不求吉利,但求瞻仰吧!

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绕塔时,我看到整个景区内寺庙古朴典雅,古柏森然,塔林(和尚坟)幢幢,给人一种超脱世外、宁静平和的感觉。
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图为山东淄博居士竖的“一切如来全身舍利咒”碑

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太子灵踪塔前现存建筑供奉殿,为90年代由文物管理处所建。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供奉殿的两侧是客堂

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供奉殿的东侧也竖有“佛牙考史略”石碑介绍

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宝相寺大钟
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供奉殿里供奉的是旃檀贴金释迦牟尼佛像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释迦牟尼佛像周边是用青石雕刻的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十八罗汉彩绘塑像。
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供奉殿释迦牟尼佛像的东侧,就是太子灵踪塔藏有佛牙的地宫入口。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地宫甬道的两边墙壁上,绘有精彩的释迦牟尼佛修行经历的故事,如你一一游览参省,必会灵台顿开,心犀如水
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甬道头有一屏风,上书“乾隆大藏经”及精美华丽卧佛一尊。 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在甬道的最里面就是有地宫的核心,太子灵踪塔珍藏的稀世珍宝——佛牙!只是灯光灰暗,隔着密封玻璃及水气,用闪光灯的瞬间拍照,也只能看个大概。

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再从网络选择一幅图片供参考吧!
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宝相寺开光法物流通处

          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中国佛都——汶上宝相寺瞻仰记(中)

                                         一个禅界佛国,一片心灵净土。

                                                  一次朝圣之旅,一生平安幸福。

                                                                                                             (未完,请看下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