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幼儿园》课程叙事七
(2014-11-04 23:03:29)
标签:
课程 |
分类: 2014小二班 |
周二:继续参观幼儿园
(一)发发牢骚
今天心情很糟,却不是为课程,而是为一些其它的问题。竟然发生那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头一次遇到,还真被吓到了。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怎么那么难呢?本来好心而为的事情怎么就这么不被理解呢?感觉现在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距离真是越来越远了。
(二)关于游戏
早上,我用乐高玩具和展板做了两个电话,固定在柜子上,还画了一只小海螺,这样孩子就可以对着小海螺打电话了。其实上周就有过这个想法了,但那时心中并没有很清晰地意识到这样做的作用,再加上事务繁多,很快就淡忘了。今天再次萌生了这样的念头,才想到我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和主题的内容相衔接,本来我们的活动就一直以和小海螺打电话的形式进行。另一作用是促进孩子的游戏。
想到昨天,在娃娃家的房子里,孩子们敲着门唱《小兔乖乖》,想到那次李致远提议说要摘苹果,然后自己摘了一个,朱艺丹和钱吴瑞都说也要,李致远又帮他们摘了一个,三个人吃得很香。然后钱吴瑞说她要上班了,然后出去了,过会儿又来了,说买了东西回来了,她手里拿来了积木,三个人开始煮饭给娃娃吃;想到之前薛嘉懿和孙艺用积木搭的火车房子,上面有许多的不同功能的房间,两人就这样边搭边商量着;想到冒铭章当医生,给娃娃和孩子看病的情形。。。。。。
游戏对于孩子的作用到底是什么?许多幼儿园将区域游戏作为集体活动的延伸,即对游戏活动的教育功能很看重,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在那样的游戏中眼神是游离的,是没有光彩的。以前自己也亲自组织过这样的游戏,孩子极少主动去玩,都是被规定的被动执行。现在我越来越觉得游戏就是为了孩子的生活,是为了孩子将来更幸福地生活。我觉得会游戏的孩子他的眼神是灵动的,长大了不管从事何种职业,会更灵活,更有创造性。所以,我希望今天的电话能促进孩子生发一些游戏情节。果然,刘灵菲、苏涵等一些孩子模仿着搭电话了,王禹逸、章范旸、石希瑞等一些孩子在打电话了,有的打给小海螺,有的打给妈妈。回想我小时是一个不会玩游戏的人,现在经常会感觉到自己的无趣和缺乏创造力,但我的职业部分地弥补了我的缺陷,小时候和儿子也玩过不少的游戏,所以庆幸儿子比我要会玩,他会和楼下的小女孩玩很多的游戏,有时他们把棒合起来当竹排,划船、跳水、跨石头等等;有时他们骑着车去“发广告”,有时他们在家“开超市”,自己做钱,还打电话给客户告知打折的消息,挺逗的。你是一个会游戏的家长吗?你会和孩子一起“煮饭”、“卖东西”、“打电话”吗?
(三)参观幼儿园二
今天我们再次去红红的尖顶城堡了,这是孩子们对幼儿园的印象哦。我们从前楼的一楼最西边穿过走廊,大厅东边就是我们明年也要上的中二班了,孩子们是不是心有期待呢?一楼的最东边是打印室,孩子们知道了我们用来记录的诗就是在那里打的。接着上了二楼,到了园长室门口,园长主动出来迎接我们,我们也很有礼貌地和园长打了招呼呢。孩子们有些兴奋,经过了大一班门口,我们看到他们在折纸,大二班的孩子在用树叶贴画,特地请了几个安静的孩子进去看了看,对其他孩子也是一个促动。到了三楼,看到大六班的孩子下课了,我们进去就不会打扰他们了,所以我们很有礼貌的问了大六班的老师可不可以进去看看,得到同意才进去看了看。三楼中间也有一个园长的办公室,是手很巧的陈园长,过道里的兔子就是她带大班的孩子们折的,她还特地把兔子拿给孩子们看,孩子们很是佩服呢。接着我们来到了城堡的最顶楼,四楼,有美术教室和舞蹈房,有几个孩子兴奋得不能自控,重新排好队,严厉提醒那几个孩子,因为我们接下来要到四楼的天台上看看城堡的尖顶了,那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孩子一乱跑很危险,所以再次强调必须跟着队伍,不离开。总有几个孩子逾越规则,需要大人的严厉提醒,他们之前的教育环境该是什么样的啊?穿过天台就是四楼大教室了,是我们曾经画过画的地方,眼尖的孩子一下子就认出来了。然后我们还看到了旁边的保管室,下楼穿过老师的会议室到达后面的小班楼,从三楼的小六班经过,下楼回到了教室。
真累啊!吃吃东西,放学啦!明天让我们再来边画图边慢慢回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