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边的另一种称谓

(2020-07-28 13:17:59)
分类: 三国志论文
江边的另一种称谓
                        作者   无之



        《三国志·吴书》卷一《孙策传》:“密治兵,部署诸将。未发,会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杀。 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
        寿文中,有一个普通的名词
江边,但在本卷裴注中又有一词,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那就是江浒。
        《孙策传》时袁术僭号策以书责而绝之裴注《吴录》载策使张纮为书曰:“....公孙瓒炰烋北幽,刘繇决力江浒,刘备争盟淮隅....”此外,涉及江浒的还有,《三国志·吴书》卷十二《张温传》:“吴国勤任旅力,清澄江浒,愿与有道平一宇内。”南朝梁陶弘景 《吴太极左仙公葛公之碑》:“西临江浒,北旁郊邑。” 明俞国贤 《归来》诗:“销尽雄心卸铁衣,扁舟江浒澹然归。”清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王国良)至江干为渡船所苦,遂露宿江浒,平明始得渡归。
       江浒,汉语词语,意思是江边。江,乃大河之统称。浒,形声。从水,许声。本义水边,指离水稍远的岸上平地。英文,waterside。《诗经·尔雅·释丘》:“岸上平地,去水稍远者名浒。《诗经·王风·葛藟》:“绵绵葛藟,在河之浒。”【葛藟(li),藤类蔓生植物。即野葡萄。李白《丁都护歌》:“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又作淮水溢出的小水。英文,small quantity of water。《尔雅》:“淮为浒。”郭璞注:“皆大水溢出,别为小水之名。”《康熙字典》释义,《唐韵》呼古切《集韵》《韵会》《正韵》火五切,音虎。《说文》水厓(,同涯)也。《尔雅·释丘》岸上浒。《疏》岸上平地去水稍远者名浒。《诗·王风》在河之浒。再如,浒浦,地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东北长江岸边。为千年历史古镇,曾是重要的军港和海鱼贸易港。盛产黄花鱼,俗称“臭渔港”,意思就是鱼多的都发臭了。南宋建炎二年(1128),朝廷在长江下游布置了庞大的水军驻扎在浒浦港和福山港。其中的浒浦水军分为四军、八将、六十三队,辖一万四千人。
        其实,带浒字的汉语词语还有许多,现列举如下:
        神浒(
shén h),汉语词语,神仙游玩的水边。《文选·曹植<洛神赋>》:“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李善注:《毛诗》曰'在河之浒',毛苌(cháng曰:'浒,水厓也。'”刘良注:“洛神游之,故云神浒。
 乌浒(w h),汉语词语,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名称,亦指其居住地区。可能是由瓯骆二字的音转。瓯骆(u luò),汉语词汇,拼音,百越的一支。指百越部落中的西部落与骆越部落的合称,于公元前2879年在今越南北部至广西南部一带建立文郎国。该词始见于《后汉书·南蛮传·乌浒》:“灵帝建宁三年(170)郁林太守谷永以恩信招降乌浒人十余万内属,皆受冠带,开置七县。”范书又载:“光和元年(178)交阯、合浦乌浒蛮反叛。”又载:“其西有噉人国…今乌浒人是也。” 李贤注引万震《南州异物志》:“乌浒 …在广州之南, 交州之北。”唐刘言史《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诗:“旅恨生乌浒 ,郷心系洛桥。”骆越,由部落联盟而成的方国,是百越众支系下的其中一支。西瓯、骆越是壮族、侗族、黎族、布依族、傣族、毛南族、佬族(mù lo zú、水等民族的祖先。骆越由“骆田”而来,壮语山岭之间叫六。骆六二字近音,故六田即骆田。乌浒,是“鲁”字的慢读,也可说“鲁”字是“乌浒”的反切,而鲁六二字音近。可知,乌浒从骆字变化而来。再则,“乌浒”在读音上与“瓯”字也有关系。乌浒二宁促读为“瓯”。因瓯字,采用了王度《集韵》之说,是“于口切”或“乌侯切”,乌侯与乌浒是一音之转,相近相通。故“瓯”又可视为“乌浒”的同音异写。据此,可以认为“乌浒”是从瓯骆蜕化而来的。广西壮族人民是古代骆越之一,与乌浒有一定关系。古代紧接着西瓯、骆越的第一个族称是东汉时出现的乌浒,然后是魏、晋、隋、唐时代的僚、宋代以后的僮、俍、沙、侬,以至今天的壮族。
       溪浒(x h),汉语词语,意为溪边。清俞樾《茶香室续钞·宋李景和毁张巡许远庙》:“李侯家眷,为祟所扰,故加之罪,杖之溪浒。”
       河浒,汉语词语,意为河边。出自
《诗经·王风·葛藟》:“绵绵葛藟,在河之浒。”汉崔瑗《河堤谒者箴》:“导河积石,凿于龙门。疏为砥柱,率彼河浒。”西晋文学家陆云(262--303)《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li)》:“奋厥河浒矫足云霄。南朝宋元嘉三大家之一鲍照(416?--466)《代zhào)歌行》:“昔秋寓江介,兹春客河浒。”
        皋浒(go h),汉语词汇,高岸和水边。清吴敏树《湖北按察使贵阳唐子方先生哀辞》:“骋皋浒兮余马,主恩厚兮氓命我投。”亦为古地名,春秋时楚地,故地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西
        灵浒(lín h),汉语词语,指晋室。东晋都于建康 (今江苏南京,在长江左岸,故称。出自东晋大臣、文学家、书法家,玄言诗派代表人物孙绰(314--371)《赠温峤》:“矫矫君侯,仗钺斯征,鲸鲵(jng ní指鲸或比喻凶恶的敌人、借指海盗)县鲤,灵浒载清。
        此外,
浒浒(h h),汉语词语,伐木声。英文,lumbering sound。《诗·小雅》:“伐木浒浒。《后汉书·朱穆传论》“《诗》载‘讌(yàn同宴朋’之谣唐李贤注:“《诗·小雅·伐木序》云:‘讌朋友故旧也。’其诗曰:‘伐木浒浒,釃(sh酾的繁体字,《说文》下酒也)酒有藇(y通“酉与”,酒美)。’按,今本《诗经》作许许。
 可见,唐代以前的诸多文献,多以江浒,代指江边。况且,唐宋时期二词并用,即便明清时期,也仅仅存在于学者的著述与词文中。唐宋时期的许多诗人为推动白话在民间的影响力,大都写过题目为《江边》的诗歌。如唐白居易诗《江边草》、唐陆龟蒙七言绝句《江边》、唐杜牧宿江边阁(即后西阁)》、唐诗人赵嘏五言律诗《江边》、宋朝诗人晁公溯《江边》、宋刘一止词《念奴娇·江边故国》、宋诗人林正五言律诗《江边》等等。在此初步推断,江浒,这一名词,最迟在唐代已经被更为通俗的名词江边所替代。而江浒一词,如今仅仅作为文言文,幸存于中古文献中。故宋本《三国志》将本是江浒一词看着了古文言文,悉数更改为通俗的名词江边了。

                                                                                                                       2020年7月28日草于书院


注明:以上资料来自于多方面,此不再一一列出,敬请见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