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库拉托夫斯基的历史贡献

(2018-03-09 16:55:47)

库拉托夫斯基的历史贡献

    记得,在南京大学学习期间,实变函数课程授课老师郑维行教授(仍然健在)在授课时经常提起库拉托夫斯基的名字(K. Kuratowski,1896-1980)的名字,但是,我当时并不知道他是波兰华沙数学学派的领袖人物。

他主要研究点集拓扑学和集合论,比如:库拉托夫斯基闭包公理、塔尔斯基–库拉托夫斯基算法、平面图的库拉托夫斯基定理、库拉托夫斯基十四集问题、佐恩引理的证明等等。

今天纪念他的数学贡献,主要是因为,他于1921年提出的关于抽象“序偶”(ordered pairs)的定义,影响了二十世纪整个现代数学的发展进程。

实际情况是,1960年,法国布尔巴基学派《数学基础》出版物采用的函数定义就是利用库拉托夫斯基关于“序偶”的集合论定义进行的,而不是什么“对应关系”与“映射关系”。

大家知道,根据教育部的规定,今年我国高中一年级学习集合及其常用逻辑用语;高二学习函数知识;高三学习微积分。由此可见,将函数定义为“序偶”集合,是顺理成章的。

库拉托夫斯基的“序偶”定义是:

ab= {a{ab}}

上述等式左侧是“序偶”,右侧是集合。(注:{…}是集合的符号)

库拉托夫斯基巧妙地避开了“对应”、“映射”,将函数概念划归为集合。(注:现代数学只研究集合,不回答别的问题。)

实际上,库拉托夫斯基关于“序偶”的定义比豪斯多夫关于“序偶”的定义更为简单、明了。

袁萌  3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