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形式化的现代意义
(2017-10-30 07:37:34)
数学形式化的现代意义
十八世纪下半叶,使用形式语言工具研究数学自身的规律,引发当代数学的兴起。1911-13年,罗素《数学原理》的发布,将基础数学全部形式化,在数学界,这是一重大事件。
上世纪60年代,我国大搞文革运动,视形式化为“形而上学”,错过了发展机会。在此期间,基于形式化方法的“自动推理”(AR,Automated Reasoning)算法在国外蓬勃发展起来(注:AR属于人工智能AI研究领域)。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各种AR软件相继涌现。事实证明,与《数学原理》相比,在一定条件下,机器证明的技巧要比人类高明,机器证明的步骤比人类要少一些.
至此,这些AR软件成为人类数学证明的好帮手,也是集成电路设计的必必需工具。
如今,我们建设强大国家,离开形式化数学,是绝对不行的。
袁萌
前一篇:弗雷格的伟大历史贡献:量词的引入
后一篇:一百年沧桑巨变,数学大树依然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