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遗传基因科普(6):是谁最先揭示了DNA分子结构的奥秘?

(2015-10-24 00:43:21)

     近年来,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以来,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发现过程有了更多、更深入的分析与研究,看起来,问题并不那么简单。

    2006922日,在研究短文“James Watson(沃森) Francis Crick(克里克), Maurice Wilkins(威尔金斯) and Rosalind Franklin(富兰克林)”中,透露了一些新的重要信息,有助于了解实情,值得我们注意。

     实际情况是,在1962年,沃森、克里克与威尔金斯三人分享1962年度诺贝尔生物及医学大奖,理由是他们发现了DNA分子结构,而富兰克林(女)却无缘此奖(她已于1958年因病去世)。

    实际上,富兰克林(1920 – 1958)在26岁时就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精通于利用X射线扫描分子晶体所产生的衍射图像探测分子的物理结构。在1950年期间,她也试图由此确定DNA的结构。

    1951年深秋,沃森与克里克利用别人的数据,整天“冥思苦想”,利用硬纸板、铁质盘子、黄铜细线等物品搭建DNA模型,没有结果(或进展)。在此期间,威尔金斯是富兰克林的同事,两人关系并不融洽。但是,他在事先没有征得富兰克林的同意情况下就把她的研究成果(即X射线衍射图片)拿给沃森与克里克观看(分享),此举,泄露了“天机”,使得他们两人“灵光一闪”,获得了DNA结构的启示(即DNA的双螺旋结构),最终导致三人荣获诺贝尔大奖。为什么这么说呢?难道在富兰克林的X射线衍射图上已经有了清晰的DNA分子螺旋线图像?给沃森与克里克以直接的启迪?事实正是这样,且听下回分解。

袁萌 本文随便拷贝 10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